第13章 關於曹頓信息的幾條脂批的解釋(2 / 3)

為了說明賈家的故事和《豪宴》(《一捧雪》)故事的相似之處,還是需要把《一捧雪》的故事列在這裏,以便比較。

莫懷古的故事:

據史書記載:明朝嘉靖年間,太仆寺卿莫懷古曾於風塵中提拔裱褙湯勤,並將其薦於當時權盛一時嚴世蕃。湯勤謀占莫懷古之妾雪豔,攛掇嚴世蕃向莫家索取家藏古玉杯“一捧雪”。莫懷古以贗品獻給嚴世蕃。嚴世蕃得到古玉杯後,不知是假,非常高興,並升莫懷古為太常。但湯勤認得杯的真假,將真相告之嚴世蕃。嚴世蕃非常憤怒,命人到莫府搜取真杯。莫府仆人莫成將真杯藏起來,杯沒被搜走。莫懷古害怕再被嚴世蕃逼交古玉杯,於是棄官逃走。而嚴世蕃卻在朝上上本彈劾莫懷古並派人追拿他,在薊州將莫懷古拿獲,並命薊州總鎮戚繼光就地將莫斬首。戚繼光欲救莫懷古但無計,莫府仆人莫成與其主人長相極似,願舍身救主,莫懷古因而得機逃往古北口。戚繼光將莫成斬首後,將人頭送到京城,但又被湯勤識破。錦衣衛陸炳奉旨調查,並將戚繼光拘捕。嚴世蕃令湯勤會審,陸炳似斷為真,湯勤堅持為假;陸由雪豔暗示,看破湯意在得雪,又思開脫戚繼光,乃佯裝雪豔斷與湯勤為妾,湯乃不究。洞房中雪豔刺死湯勤,報仇後自刎。為保住玉杯“一捧雪”,莫懷古不惜丟官、棄家舍妾,幾經輾轉來到中原,將莫姓改為李姓,隱蔽落戶。如今在河南省新野縣大李營的莫李家,珍藏著這件製作精巧、玲瓏剔透的古代玉杯“一捧雪”,收藏者李占元稱其家族為莫懷古的後代,玉杯從明代珍藏至今,已傳十九世四百多年。

賈家的故事:書中有賈寶玉與甄寶玉。甄賈寶玉相似不相同,賈寶玉在北直,甄寶玉在南直,賈寶玉比甄寶玉大三歲。賈寶玉被賜金玉良緣,木石前盟死亡。甄寶玉送玉,甄寶玉把象征富貴的寶玉送給了賈寶玉,賈寶玉懸崖撒手。元妃被逼迫死亡,元妃死亡後賈家被中山狼們合謀陷害,“寶玉成廢人”,賈家被抄家破敗。

曹寅家的故事:曹寅長子早喪,晚年喪幼子曹顒。曹寅弟弟曹薟有四個兒子,曹峽為二子。曹峽比曹顒大三歲。曹顒死後,曹峽由於年令與曹顒相仿,且已成年。曹寅鑒於年老多病,入嗣曹峽。曹寅死後,曹峽以曹顒名字承繼父職,康熙帝親自批示襲職並改名。從此,真曹峽以曹顒名字存世。曹峽在職任期間,屢被債務襲擾,最終離家出走。其四弟曹頫再次襲職,終在康熙死後,被抄家。坊間傳言,康熙在病重期間,被權臣及其四子胤稹合謀害死。書中薛寶琴懷古詩詩謎“畫屏”一處再次暗示,康熙是被雍正在畫屏之後害死。

三處列畢,看官大概已經不需要我再解讀什麼了吧!曹寅家就如“文中賈家”以及戲中“莫家”一般無二。曹寅就如莫懷古,其子“甄寶玉”曹顆死後把“玉”傳給了“賈寶玉”一曹頓。然而,官道險惡,曹頓在織造之任切實感受到皇家情可輕的道理,決定假死出家。他用與他長的相似的家人“張道士”、瑞珠,象莫成一樣替代主人,金蟬脫殼,在好心人的幫助下,長家計之後“離魂”一“非關倩女亦離魂”,假死出家。《一捧雪》中莫家與曹寅家的相似之處,不是說曹寅家有什麼“蠟油凍的佛手”和“一捧雪”相似;而是莫家與曹家的衰敗都是由於權臣陷害,雖然經過“大幻仙人”保全了主人性命,但是家道中落。劉先生說的那些太粗淺了,根本就不是藝術,也達不到“甄士隱”的目的。甚至跟告訴別人,就是曹家人無二。就藝術手法,那是初級的白描,我的整部書就是我多次說的《莊子》、《離騷》一類大寫意筆法。像《牡丹亭》之類汪洋恣肆的想象與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