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賈寶玉的生日是1686年4月15日——作者的身份密碼(2 / 3)

第三、書中交代年份是選擇了元妃省親等環節,確切的告知年份的。書中交代賈元春省親的時間,賈寶玉十三歲,是周歲年紀。因為書中明確賈寶玉比薛寶釵小兩歲,而且具體寫了薛寶釵於這年過了十五歲生日。這是很重要的和確切的時間坐標。書中,脂批明確說,借省親寫南巡。賈元春省親就是康熙南巡。這些我前邊已經說過了不再詳述。這兒的關鍵是要厘清這次南巡是康熙第幾次南巡。查看曆史記載,可以知道,康熙六次南巡中隻有第三次南巡不僅駐蹕曹寅家,而且見了曹寅母親孫夫人,賜了宣瑞堂匾額,對別人講“這是吾家老人也”。前麵我講過康熙第一、第二次南巡時均出現了個別官員鋪張浪費的現象,遭到了官員舉報。為了表示節檢,康熙命令南巡不再花官中的錢。而是把巨大的花費轉嫁到康熙的包衣奴才,曹寅李煦他們,以私人名義承擔。暗中給他倆征收鹽稅十年的權利。這次南巡康熙巨大的花費就名正言順了,是自己省親,花的是兄弟的錢。康熙賜予孫夫人宣瑞堂匾額,不僅僅體現了康熙的孝道與感恩,更重要的是宣布自己南巡是省親,沒花國庫的錢。這就是借省親寫南巡的真正原因。康熙、曹寅他們那時就們這樣並稱過。這一年就是康熙第三次南巡的那一年。土默熱先生也認定是這一年。

按以上兩條推演下去,就是說從康熙第三次南巡的一六九九年倒退十三年,就是一六八六年,這一年就是“賈寶玉”的生年。查萬年曆可以知道,這一年的芒種節是四月十五日。我們回頭再驗證文本中從第六十二回到六十八回關於賈敬喪儀和賈璉偷取尤二姐的時間關係,恰恰完全一致。與遮天大王聖誕、餞花神之日,與季節時令全部對隼。當然,這裏邊張道士說的遮天大王聖誕是四月二十六芒種節,但這隻是提示寶玉的生日是芒種節,不一定是四月二十六。而寶玉過生日的時候就隻提到餞花神了。而餞花神之日就是每一年的芒種日。作者就是用這個方式隱晦的告訴你,賈寶玉的生日就是一六八六年的芒種日,這天就是四月十五日。因為餞花神的日子是芒種節,而每一年的芒種節都有自己的日子,隻要是芒種節就是餞花神的日子。周汝昌先生隻看到了賈寶玉的生日是芒種節,餞花神的日子,但是他遺憾的是沒有確定年份,所以確定不了準確的芒種節是哪一年的芒種節,這一天是哪一天。因為每一年的芒種節,日子是不一樣的。

既然這一天就是“遮天大王”賈寶玉的生日。《紅樓夢》作者又是書中主人公的原型。我們隻要到曹寅家後人之中按圖索驥即可。果然,這個生日的曹寅子侄之中,真有一人,而且唯一一人,他就是曹荃的二兒子曹頓。因此,賈寶玉的原型就是曹荃二子曹頓。這個頂曹顆之名做官,自認為無才可以補蒼天,痛哭流涕幾多年;滿懷木石草民誌,不願做康熙禦賜金玉官的出家人正是曹頓。賈寶玉是真寶玉一神瑛,但是卻是石頭命;甄寶玉是假寶玉一大荒山下頑石幻化成的五彩石,他是金玉之命。甄寶玉又把金玉命送給了賈寶玉,這就是甄寶玉送玉,真假寶玉合體之謎。一個是曹頓,一個是曹顆,真曹頓是假曹顆,真曹頓不是曹頓是曹顆。我是誰?這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的現實故事。

在這兒你會看到一個曆史疑案,這就是曹寅家子侄一輩的一個疑案。

曹寅詩歌《聞珍兒殤》之謎。“承家望猶子”,《禮記·檀弓》:“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蓋引而進之也”,自己的兒子,還活在世上,為什麼就有引進侄兒之意?真的情況隻能是在康熙五十年初,曹寅的兒子因故死亡。史書上和家事筆記沒有明確的記載是誰死了,僅僅曹寅一首詩中提及“珍兒”。珍兒是誰?曹寅詩說,“零丁摧亞子”。顯然,應該是自己的二兒子。所以,又說“承家望猶子”。詩中顯露的意思還是非常清楚的。為此,曹寅過繼了曹荃二兒子曹頓,假曹顆之名撫養。為了安撫曹壟的另外兩個兒子“四三”,並且明示“諸友”,安撫“掙餅”(掙餅嘲黃發,正是此事的隱喻)之人,曹寅寫下了《辛卯三月二十六日聞珍兒殤書此忍慟兼示四侄及西軒諸友三首》。以此為此爭執畫上句號。大家一直不明白曹寅到底三個兒子還是兩個兒子?如果兩個兒子,珍兒是誰?如果三個兒子,曹寅為什麼在珍兒死了如此悲傷,還要寫下“承家望猶子”呢?哈哈哈,珍兒其實是驥兒的名字,是曹頓的名字。這首詩的目的,正是“兼示四侄及西軒諸友”。為什麼要安排“四三”二侄呢?因為二侄已經過繼,將來是要繼承職位的“金玉良緣”,三侄曹欣已經推薦給康熙備選,四月被康熙錄用。四侄還小,曹寅告訴他“經義談何易,程朱理必探;殷勤慰衰朽,素發滿朝簪”,年紀小就要學習刻苦,程朱的道理要深人探究;將來長大了好到朝廷當大官,安慰我這個老頭子。這兒的“成才在四三”不是寄期望於“四侄、三侄”繼承他,而是安撫這兩個沒有當上“繼子”的人,同時安撫那些為了個人利益的“推薦者”。這些形象就是書中賈環及其相關者的形象。這首詩,是曹頓頂替曹顆而在的明確證據。

在清宮檔案:康熙二十九(1690)年四月四日《總管內務府為曹順等捐納監生谘戶部文》中記載:三格左領下蘇州織造郎中曹寅之子曹順,情願捐納監生,十三歲;三格左領下蘇州織造郎中曹寅之子曹顏,情願捐納監生,三歲;三格左領下南巡圖監畫曹荃,情願捐納監生,二十九歲;三格左領下南巡圖監畫曹荃子曹顆,情願捐納監生,二歲;三格左領下南巡圖監畫曹荃之子曹頓情願捐納監生,五歲。這裏邊曹寅子侄分別生父是誰?與後來記述頗不一致,從而造成極大混亂和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