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一手也而兩牘一聲也而兩歌——《紅樓夢》的布局結構(2 / 3)

第三,《紅樓夢》寫國事是用寫家事來體現的。所以寫了曹家事還要想到皇家事,此所謂“一手也而二牘一聲也而兩歌”是也!為此真實的曹家事就會被扭曲,很難清晰展現出來。為了把曹家事清晰而明確的展現出來,作者有安排了“南府、北府”甄賈兩家兩兩對應,北府賈家是家事隱國事;南府甄家就是明點曹寅家事,把南府甄家故事隱伏在賈家敘事過程中,以引渡讀者的思維。小說到用脂批“甄寶玉送玉”進行“合仙”,甄寶玉和賈寶玉合體(所謂“仙緣”伏甄寶玉送玉的本事),甄家兩家合規來寫,此所謂“真事愈顯”也!甄寶玉送玉,就是曹顆死亡把繼承織造大任的金玉送給了曹頓,讓甄寶玉與賈寶玉合體。所以,甄家的事就是作者真實家事、曹寅家事;賈寶玉就是曹寅的抱養兒子假曹顆,真曹頓;甄寶玉就是曹寅親兒子曹顆。賈寶玉真曹頓,繼承織造之後上演了一初“邯鄲夢”;賈府的形象就是這一場“邯鄲夢”的演示。這二者就是這樣對應結構在書中的。當前關於《紅樓夢》作者的諸多爭論中,隻要你按照這個結構認真讀書,你就會清楚的讀出作者的家事到底是什麼事,讀出作者是誰的。作者千方百計的把這些真實的故事隱寫出來,也千方百計的提示出來的。不用猜笨謎,不用窮探軼,不用瞎索隱。《紅樓夢》就是曹寅的抱養兒子曹頓隱寫了曹家事,映射了皇家事,展示了曹頓的人生終極思考,揭示了家國存亡周期律,不僅僅是朱明,也包括漢唐,還有正在不斷荒淫下去的清皇也必然滅亡的命運,表達了對南漢的思念向往的民族感情。從這兒看,《紅樓夢》作者既不是洪升,也不會是方以智;更不會是清室任何後人。現實中的曹家人對主子忠心耿耿,對南漢真心向往。不論是曹璽還是曹寅,都是如此。曹寅的詩文戲曲多有表現,特別是《續琵琶記》,含義深刻,用心拳拳。

第四,《紅樓夢》對於人物的安排是隨著文章的結構安排和總體布局展開的,也是隨著文章總體結構和布局結構的。文章主要是為了揭示一家皇權必然滅亡的規律,暗示清王朝必然滅亡的客觀必然性的。所以,它的皇家形象便是依照了當朝實況,那就是順治、康熙、雍正年間的實況。這些人物是曹家、皇家都裝在賈家一個布袋子裏的,是三維的圖像。在寧府曹璽和順治都穿了賈敬的衣服,曹寅、康熙畫了賈珍的妝,曹顆、雍正和賈蓉進行了比擬。在榮府,賈母摩寫於孫老夫人,賈政摹寫與曹寅,賈寶玉就是曹頓。賈赦就是那個賈母“偏心”的不是親兒子的奶兒康熙。他們家對應皇家,賈母就是皇太後,元春對應康熙。賈赦一家對應了皇家的一類人物。雖如此,寧府與榮府是一體兩像,賈政與賈赦是一葉兩麵,曹家與皇家是兩人一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隨著故事的展開,《紅樓夢》裏的人物安排也隨著結構的需要進行了規劃設計。史湘雲是曹顆(曹頓)妻子馬氏的“實相雲”,薛寶釵林黛玉是馬氏的分寫,所謂“釵黛合一”是也。同時也是曹頓現實主義生活和理想主義追求的兩麵人格。在書中,薛寶釵代表的是封建宿儒的人格要求,金玉良緣代表的是追求當官發財、經濟仕途的人世理想;林黛玉代表的是天然純真、向往自由的人性本真,木石前盟代表了平民隱士回歸天然的出世追求。真實的曹顆(曹頓)就是個深懷“木石前盟”出世心的人,無奈被康熙賜下人世做官的“金玉良緣”,心情極不情願。但他身為皇帝私人包衣,雖不願意,又有什麼辦法,“欲潔何曾潔”,隻能“屈從枯骨”,“終陷泥沼中”,背負替父還債的責任苟且偷生,他很清楚老枯骨康熙很快就要死亡,“樹倒猢猻散”,他在康熙五十三年初步還上債務後,采用由張道士“大換先人”,假死出家,以“父債子還”變成“人死帳壞”,以實現全家之計。沒想到,老狐狸康熙很快識破了這個計謀,迅速破天恩任命曹頫繼任,繼續馱債,為康熙南巡落下的巨大債務買單。在書中,曹顆“曹頓”是主角,他是用了秦可卿、甄寶玉、賈寶玉、賈探春、妙玉、寶琴、寶釵和林黛玉等形象來展現的,這八個人是曹顆(曹頓)一體九麵的展示。王熙鳳就是和曹寅共事,幫曹顆(曹頓)、曹頫理家,共同還債的李昀的形象。他毫無懸念的“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老家把命喪了。甄英蓮就是那個自小被拐,十二三歲就被薛大傻子一薛文龍一康熙強命做織造的那個曹頓與曹頫的共同形象。同時,江南甄家就是與江南曹家——對應的現實真實對應,不必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