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突圍與顛覆
這是與任何藝術形式的探求者都息息相關的兩個詞。小小說作家同樣麵臨。
所謂突圍,是我們已經陷入了重重包圍圈,對許多小小說作家來說,這是困境。我們周圍是重重疊疊的樹木,它們擋住我們的身影,攔住我們的去路,前後左右,是它們的軀幹,抬起頭來,是密密匝匝的樹葉。我們看不到陽光。而且,每一個小小說作家寫的時間久了,自身的領域突破也是個大問題。因此,如果你想攫取陽光,尋找突破口,尋找創作的真正自由,就必須突圍。突圍是要有把握的。這種把握是你真正明確自己的實力以及周圍的排兵布陣,知己知彼。你能夠闖三關,就必須持有闖三關的勇氣。你還得了解你所麵對的形勢。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最佳的突破口。突圍不是背叛,是在一個整體平台上的增長。要知道,你周圍的所謂的包圍者,其本意並沒有打算把你永遠遮擋。你要做的,是走所有人忽略的,沒有走過的,而且能夠直接讓你達到創作自由的道路。你和你的包圍者,地位上是同等的。而且,尤其沒有性命危險的是,你的包圍者同樣也麵臨突圍問題。
所謂顛覆,同樣也不是反叛。在藝術上,從來沒有完全背叛的顛覆。
每一次前進的探索,都是站立在傳統的基礎上。顛覆是和突圍同步進行的。小小說作家的顛覆一切,絕不能是盲目的。一個小小說作者,剛開始寫作就打出顛覆一切的口號。那麼,這個人是尼采的化身。這種口號是沒有根基的。意味著你隻擁有顛覆的大無畏精神,但你腦子裏不知道你要幹什麼。首先我們要顛覆自己,然後才是顛覆別人。表現在小小說寫作上的顛覆目標很多。包括,寫作的視野,題材的選取,結構的巧妙設置,細節的精心布架,尤為直接的是語言。我覺得,一個小小說作家的語言,至少應該是豐富多彩,變幻多樣的。一旦讓別人在你的語言上貼上你的商標的同時,就是你對自己的顛覆徹底失敗的時候。顛覆別人,需要有寬闊的視野。你得矢口道別人走的路子,你不能緊隨其後,也不能側身寫作。這種顛覆還是需要頭腦的,你得學會借鑒,吸取,你做的這些準備工作,目的隻有一個,完成對別人的超越或者並行過程。
6.個性化與私人化
小小說作家尤其需要個性化。個性化需要勇氣,需要膽量,但最重要的,是需要你個性飛揚的實力。海飛的小小說為什麼與眾不同?首先,他具備獨具魅力的語言,以及營構獨特氛圍的手段。他讓我們非常明白無誤地感受到一種文學藝術的張力。
個性化說到底,也就是這種藝術張力。個性化同樣不是單兵作戰,不是個人主義。賈平凹曾說過,既不重複別人,也不重複自己。這叫個性化。個性化是從突圍動作裏延伸出來的,但它又與突圍息息相關,它是完成突圍這個任務的最重要手段。
私人化的意義在於作家的本身意圖。即創作的同時有沒有想到過信息反饋。我認為時下所謂的私人化寫作,在本質上,是虛偽的。許多標榜私人化寫作的,實際上他腦子裏無時無刻不在想擴大受眾範圍。我理解的私人化寫作,是完全屬於獨家擁有的。目前,如果真要找出範例,也許很難。但是,我無意得知,許多學院派的教授們,正在進行著這種默默無聞的活動。討論私人化,牽扯一個藝術大眾化和小圈子的問題。也即創作價值意義的問題。私人化的另一種擴展形式是沙龍化。從這層意義上說,純粹的私人化寫作,其價值意義是積極的,是雖不能更多娛人,但是最大可能的達到娛己的目的。所以我不排斥私人化寫作這檔子事。至於把私人化強硬地和身體寫作牽扯到一起,那是嘩眾取寵。是別有用心的評論家、出版家和作者聯合烹製的一道騙取讀者錢財的菜肴。
個性化和私人化既有矛盾,又有衝突。個性化的目的,說到底是最大可能進行張力的外揚。而私人化,是從潛意識裏壓製這種張揚。但私人化寫作,一旦被受眾大範圍接受,就會迅速扭轉為個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