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揮灑沉重的拷問之鞭(1)(2 / 2)

把人置於禁錮與壓抑中進行拷問

人,富有智慧,那智慧又萌生出高深而井然的倫理道德,但人又往往會被這些倫理道德的條條框框所嵌套住。麵對人性的壓抑和禁錮,宗利華渴望尋找到人類早已迷失的那個原始點,並從那個原始的地方喚回人最真實的本性和人最坦然的時刻。這也就是他要把人置於無聲的禁錮和壓抑中進行拷問的原因。回歸到宗利華的小小說作品,我們可以發現他在文字間注重表露人活在窒息現實中的逃避和追求,注重挖掘人活在喧鬧現實中靈魂的釋放與平衡。因此,他筆下的故事人物有著勇敢與懦弱的矛盾,也常常徘徊在交叉路口當中。

《越位》這篇小小說讓我看到宗利華是一位善於在小小說賽場上書寫人類情感越位的裁判,他用敏銳的眼光來觀察人類紛繁複雜的情感世界,用樸素而隱含褒貶的文字把人置於禁錮和壓抑中進行拷問。所以“越位”兩個字在他的筆下具有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因為這不僅僅是情感的問題,它還包括一種價值的追求。小說當中,馬小卻在老公、孩子,圍裙、下廚的平靜生活裏偷偷地隱藏著一顆仰慕小資、追求時尚、渴望激情的心,所以她對足球的喜愛多半來自對原本平靜生活的厭倦。當“一場球賽就是一場性愛”的觀點闖進她的腦子時,她似乎在平淡的生活中尋找到玫瑰色彩,因為那裏充滿激情、誘惑、懸念。所以,當馬小卻背叛丈夫陳非塵,與一個同樣喜歡足球的大男孩發生越位行為時,也正是她情感深處不由自主的舉動。當然,從倫理道德上我們應當否認馬小卻的越位行為,甚至譴責她。但宗利華塑造馬小卻這個人物形象並不在於要我們從倫理道德上去抨擊她,而是要我們用一顆平靜的心去審視、思考馬小卻這個內心充滿激情和幻想的平常人,從而思考更多關於人性的真諦。對於馬小卻來說,她有權利從禁錮和壓抑的生活當中尋回真實的自我,隻是她選擇了錯誤的途徑;對於陳非塵來說,他應該尋回生活的原動力,而不是僅僅活在柴米油鹽的死水生活當中;對於我們讀者來說,我們要學會在禁錮和壓抑中為自己尋找正確的生活方式。

在《怦然心動》這篇小小說中,宗利華卻從另一個角度告訴我們:人性的釋放同樣需要尊重。作品主要講述一位心如野鶴,瀟灑自由,工作上又兢兢業業的大學老教授對自己課堂上一位梳著大辮子,長得水靈靈的年輕女大學生產生怦然心動的感覺,並由此引發了老教授在電梯裏莫名地在大辮子女學生那兩片瑩潤的雙唇上吻了一下的故事。然而,這故事真正感人的地方是大辮子女學生並沒有因此而否定老李教授的人格,而是帶著微笑,以尊重的心去理解老教授這一用言語永遠無法解釋的行為。隻是習慣了把自己置於倫理道德套子裏的人們往往無法理解老教授的這一舉動,他們會覺得這與為人師表的標準嚴重相悖,這樣的教授根本不配站在講台上教書育人,甚至應該評定那樣的行為為猥褻罪。其實,教授真的錯了嗎?

我想,老教授隻是驟然回到了自己年輕的時候,也許是大辮子女學生身上的某種氣質讓他在記憶深處尋回昔日的夢,這夢裏有著教授年輕時心愛的情人,她美麗善良,梳著一根長辮子,淳樸而迷人。始料不及的一個吻,不是教授的衝動,也沒有帶上任何色情企圖,隻是人性的一種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