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日軍猛攻橫嶺城和居庸關;華、日兩軍在這兩點上展開激戰;當日15時,日軍坦克衝入居庸關;守軍雖傷亡慘重,但仍占據山嶺有利地形與日軍作戰;當日,占領水頭的獨立第7旅(欠第620團)與日軍戰鬥後退守懷淶;日軍隨即在飛機、炮兵支援下攻擊懷淶,正麵長城線上守軍已處於被日軍包圍態勢下。”
“8月26日,下午,湯恩伯下令守軍突圍;日軍立即發起追擊,第5師團一部當日占領懷淶。”
“8月27日,獨立混成第11旅團一部占領延慶;當衛立煌軍第10師進抵鎮邊城時,戰鬥已經結束,27日,張家口也被日本關東軍占領。”
“此戰,曆時19日,華夏國方麵投入兵力6萬餘人,日軍動用兵力約有7萬;華夏國軍隊傷亡29376人,日軍傷亡據日方統計;第5師團陣亡1431人(其中非戰鬥死亡173人),加上獨立混成第11旅團等部隊的損失;日軍死亡約2000人。以1:4的傷亡比來算,日軍傷亡約1萬人。”
當南口淪陷後,日軍就繼續朝華北的最後一個最大的障礙山西省而去。
就算是當日軍的各個高層都已經知道了趙星星的部隊,已經全殲他們的北平駐軍成功後;他們依然是兵鋒不改,而繼續向山西省前進,而且他們的部閥還比以前的快了兩倍。
也許是因為他害怕如果速度滿慢了下來的話,會出現什麼特別的意料不到的,節外生枝的事情。
但是也就在日本急急匆匆趕往山西省時,徐虎運負責運送的那批援軍;以及武器裝備和其它的軍事物資也已經,快要抵達南通市附近的海域了。
而當王曉籟,和杜月笙進行組織的上海市各界抗敵後援會時,已經將騎兵隊長櫻木太郎;和中隊長河上誌他們,殺死了很多天之後的303重裝甲部隊,這時,正奉趙星星的最新命令前往張家口附近一帶,準備伏擊日軍派往北平準備追查,和追殺趙星星的那些部隊。
這個命令是趙星星在他下命令撤軍北平後的8小時前,下達的命令。
所以當趙星星親自帶領獵日兄弟營,到達上海準備和日軍進行遊擊戰時;303重裝甲部隊已經在張家口數千米外,準備好了伏擊的位置了。
而林文龍也在趙星星下令撤軍的3小時後,帶領兩個團;共3000人的兵力,在43輛蘇製T34—85式坦克的護衛下,朝南口集結而去。
準備將從南口派往北平的日軍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讓日軍沒有辦法那麼容易派兵到達北平再次去禍害那裏的人們,以及追查趙星星的情況,和去向。
這是趙星星心思熟慮後,經過自己情報網收集回來的情報,而進行的新的一輪的部署的。
因為他已經知道了日本大本營已經因為他全殲了北平的數千日軍,而震驚,和動怒了。
並且他們還已經派出了數萬大軍,準備分兵兩路前往北平來對付趙星星和他的部隊。
所以趙星星就打算先發製人,和日軍繼續遊擊戰;打亂他們的進軍步閥,以及盡量消耗他們的軍力;讓他們吃不安,睡不著,並且疲憊不堪地應戰著。
而當林文龍一接到趙星星的最新命令後,他可是興高采烈地跳了起來;並且激動萬分地和自己的部下們痛痛快快地大吃大喝了起來。
然後,第二天,天沒有完完全全亮,他就帶著兩個團的兵力;以及部分重武器裝備,在在43輛蘇製T34—85式坦克的護衛下,威風凜凜地朝南口而去了。
而剩下的其餘部隊,趙星星則全部命令他們撤回哈嚓爾的青陽鎮;等待新的命令,以及進行休整,和補充。
(以上關於南口戰役的內容是從網上搜集整理而來的,並非原創,請見諒,和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