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南口戰役(2 / 3)

“經激戰,日軍於13日攻占南口鎮,但在繼續發展進攻時受到守軍的頑強阻擊。”

“8月15日,敵軍攻入黃老院陣地,炮火猛密,與攻南口的戰法一樣,並且逐步向右翼缺口奪進,情況非常嚴重,師長王萬齡也到橫嶺城坐鎮。出發時把他的物件,一針之微,都囑勤務兵收拾帶走,準備不再回來。他說:要是把日本打跑了,當跟蹤追擊,不幸而失敗,則以橫嶺城為墳墓。”

戰至16日,日軍的進攻進展甚微。”

“日本華夏國駐屯軍令第5師團於16日加入南口地區的戰鬥,並以該師團師團長板垣征四郎一並指揮第11旅團作戰。第5師團首先以步兵第42聯隊第1大隊增援,在阪田支隊左側展開向長城線上華夏國守軍攻擊。”

“在此之前,湯恩伯已令第4師一部在長城線上的橫嶺城占領陣地;16日,又令新增援的第94師第56團與第21師第122團合編為1個支隊,在石峽附近沿長城線占領陣地。”

“8月17日,日軍步兵第42聯隊第1大隊奪取了長城防線上的最高峰1390高地。隨後,日軍第5師團主力逐次展開於1390高地至鎮邊城之間,向守軍發動攻擊,並將1050高地附近作為主要突擊方向。”

“在此情況下,湯恩伯又令第4師第12旅加入橫嶺附近的戰鬥。18日,傅作義率第72師、第200旅、第211旅和獨立第7旅增援到達懷淶、下花園地區,以增強南口地區的防禦力量。蔣委員長也急令衛立煌所部第14集團軍經易縣、淶水迅速向周口店一帶集中,並增援南口、懷淶地區作戰;另令位於平漢、津浦路的部隊以一部兵力向平、津之間出擊,以配合衛立煌軍北進。”

“8月19日,湯恩伯下令將得勝口、居庸關、鎮邊城一線陣地區分為3個固守區。得勝口、居庸關、青龍橋一帶為第1固守區,由第89師及新到達的第17軍第21師第121、第124團防守;東西大嶺及黃樓院一帶為第2固守區,由第21師一部及第4師第10旅防守;北石嶺、東台、橫嶺城、鎮邊城一帶為第3固守區,由第4師(欠第10旅)、第72師1個旅防守。”

“8月20日,傅作義在懷淶準備組織兵力向攻擊南口地區的日軍實施反擊,但這時得悉察北日本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向張家口發起攻擊。於是,傅率第200旅、第211旅回援張家口,留第72師和獨立第7旅歸湯恩伯指揮,在南口地區作戰。”

“日本華夏國駐屯軍發現衛立煌第14集團軍北進增援南口後,即派第6師團第36旅團編成牛島支隊,進入門頭溝以西山地堵擊;令第20師團進入良鄉西北山嶽地帶,向守衛在乎漢線及其西側的華夏國第26路軍攻擊。” “同時,衛立煌第14集團軍在周口店集結,爾後經西部山地北進;在居庸關與鎮邊城一線正麵,21日拂曉,日軍向橫嶺城方麵發動攻擊。其主力一部向黃土窪及其以東高地猛攻。守軍第4師第19團第1營傷亡殆盡。戰至中午,第4師傷亡慘重。第72師第415團增援,固守灰嶺子、長峪城之線。”

“8月22日,日軍一部突入長峪城北沿守軍陣地。第72師第416團增援反擊,將所失陣地奪回。爾後,日軍向灰嶺子第72師陣地正麵攻擊,並以一部向鎮邊城迂回,一部突入橫嶺城南方高地。22日第14集團軍右翼第83師在幹軍台與日軍牛島支隊一部遭遇,當即展開戰鬥。戰至24日,第83師留1部兵力繼續在千軍台與日軍作戰外,主力繼續北進,但進至沿河緘時,被永定河洪水所阻,即改道青白石向大村西側前進。該軍左翼第10師於24日將牛島支隊另一部擊潰於大村。”

“8月23日,向鎮邊城西南迂回的日軍與第72師第416團展開激戰。日軍將該團擊退後,占領鎮邊城,並占領橫嶺城守軍陣地後方的水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