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年,李希烈自稱楚帝,又派部將逼顏真卿投降。兵士們在關禁顏真卿的院子裏堆起柴火,澆足了油,威脅顏真卿說:“再不投降,就把你放在火裏燒!”
顏真卿二話沒說,就縱身往柴火跳去,叛將們連忙把他攔住,向李希烈回報。
李希烈想盡辦法,沒有能使顏真卿屈服,就派人逼迫顏真卿自殺了。
故事感悟
能讓一個人不懼生死、不愛功名利祿的力量到底是什麼?顏真卿給了我們一個答案,那就是自己的信仰和氣節。他剛正不屈,寧死不降,真正體現了一代名臣正直不阿的氣節和崇高的品質。
史海擷英
顏真卿師從張旭
顏真卿是唐代著名書法家。為了學習書法,顏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學習,後來又拜在張旭門下。張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書法家,各種字體都會寫,尤其擅長草書。顏真卿希望在這位名師的指點下很快學到寫字的竅門,從而一舉成名。但拜師以後,張旭卻沒有透露半點書法秘訣。他隻是給顏真卿介紹了一些名家字帖,簡單地指點一下字帖的特點,讓顏真卿臨摹。有時候,他帶著顏真卿去爬山、遊水,去趕集、看戲,回家後又讓顏真卿練字,或看自己揮毫疾書。
轉眼幾個月過去了,顏真卿得不到老師的書法秘訣,心裏很著急,他決定直接向老師提出要求。
一天,顏真卿壯著膽子,紅著臉說:“學生有一事相求,請老師傳授書法秘訣。”
張旭回答說:“學習書法,一要‘工學’,即勤學苦練;二要‘領悟’,即從自然萬象中接受啟發。這些我不是多次告訴過你了嗎?”
顏真卿聽了,以為老師不願傳授秘訣,又向前一步,施禮懇求道:“老師說的‘工學’、‘領悟’,這些道理我都知道了,我現在最需要的是老師行筆落墨的絕技秘方,請老師指教。”
張旭還是耐著性子開導顏真卿:“我是見公主與擔夫爭路而察筆法之意,見公孫大娘舞劍而得落筆神韻,除了苦練就是觀察自然,別的沒什麼訣竅。”
接著,他給顏真卿講了晉代書聖王羲之教兒子王獻之練字的故事,最後嚴肅地說:“學習書法要說有什麼‘秘訣’的話,那就是勤學苦練。要記住,不下苦功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老師的教誨使顏真卿大受啟發,他真正明白了為學之道。從此,他紮紮實實勤學苦練,潛心鑽研,從生活中領悟運筆神韻,進步很快,終成為一位大書法家,為四大書法家之首。
文苑拾萃
顏真卿紀念館
顏真卿紀念館坐落在南京市廣州路,東連烏龍潭公園,南望蛇山,西鄰龍蟠裏,北依清涼山、虎踞關,清靜幽雅,翰墨流香。這裏原是顏魯公祠,是全國唯一保存完好的祭祀唐代傑出的政治家、書法家顏真卿的祠廟遺跡。
現存的顏魯公祠為磚木結構,青磚小瓦,有大殿、配殿、東西廂房12間,占地1500平方米。
1982年,顏魯公祠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995年兩年,鼓樓區政府撥款全麵維修顏魯公祠。現在顏魯公祠已按曆史原貌修葺一新,原存七塊碑刻均完好嵌於殿內牆壁上,並在原放生井上恢複修建了新放生亭一座。庭院內增設景點,栽種名貴花木。全國政協副主席、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親題“書壇泰鬥”,鑲金匾高懸於大殿內正中上方。
清幽典雅、優美異常的顏真卿紀念館,以大量的文史資料、實物、書法珍品、古碑帖及拓片介紹顏真卿的生平、政績和其突出的書法藝術,前來參觀、遊覽的人絡繹不絕。顏真卿紀念館成為組織書法培訓、開展海內外書法藝術研究、切磋、交流書法技藝的場所,以其獨特的風格成為石城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