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棕熊
阿拉斯加棕熊,身長可達3.25米,肩高1.50米以上,體重達800千克,這就超過了北極熊。阿拉斯加棕熊由於體型超大,過去曾被當作獨立的物種。阿拉斯加棕熊為動物學家們公認的最大的陸生食肉動物。
阿拉斯加有各式各樣的野生動物種類,是美洲最大的自然動物棲息地,也是世界現存為數不多的自然動物園之一。在美國,阿拉斯加被稱為最後的邊疆,這是一片人類文明所及範圍之外的、沒有時空概念且自然而美麗的沃土,在那裏你可以看到星光下兩隻雄性駝鹿為爭霸進行的角鬥廝殺,抑或瞥到狼群正在巡防著屬於自己的領地。
相關鏈接:棕熊隊伍裏的專業偷食者
在美國的阿拉斯加州,大約生活著4000隻棕熊。每年夏天,阿拉斯加州麥克尼爾河上的瀑布,便成了棕熊的樂園,一群群棕熊在瀑布下獵捕河裏的鮭魚。
阿拉斯加的棕熊到了冬季依然暴露在外麵,因此,它身上必須具有足夠多的脂肪。冬天來臨時,棕熊沿著河床學習捕捉逆流而上的鮭魚,一般它們1天吃掉100條鮭魚,可增加體重300英鎊(136kg),目的是為了度過阿拉斯加漫長的冬季。棕熊捕魚技巧最高超,喜歡獨創挑戰地生存。
一般體形龐大的棕熊自恃力量強大,總能占據較好的位置。因為鮭魚喜歡向瀑布上遊跳躍,以便獲得更多的氧氣。棕熊便掌握了鮭魚這一本能的特點,而站在瀑布上遊,等待鮭魚躍起自動送到棕熊的嘴裏。可是那些體形較小的棕熊便隻能站在較差的位置,或者連較差的位置都輪不上。它們便想方設法偷食同伴的戰利品。
於是當體形小的棕熊再次看到體形大的棕熊捕獲鮭魚時,作為弱者的它便決定向強者發起攻擊。當弱者試圖接近強者時,強者馬上本能地張口還擊,結果強者剛一張嘴,鮭魚便掉到了河裏。被咬傷的鮭魚被河水從上遊衝到了站在下遊的弱者腳邊,弱者一口咬定轉身逃到一邊享用美餐去了。
本來,弱者並不敢真正向強者發動攻擊,它隻不過是想嚇唬一下強者,希望得到它嘴裏的食物。強者心裏其實也很明白,隻要它咬定食物不放,弱者根本不可能傷害到它,更不可能搶走它的食物。但每當弱者走近它,強者便控製不住自己的本能要張口還擊,結果每每讓弱者得手。弱者也正是利用了強者這一本能的弱點,而成了棕熊隊伍裏的專業偷食者。
相關連接:母愛的堅強
阿拉斯加的柯迪亞克島是世界上最大的棕熊棲居地。每年的冬季,既是棕熊的冬眠期,也是棕熊的生育期。科學家們經過多年的跟蹤考察發現,棕熊每隔3~5年才能夠生產一次,平均每胎隻能生兩隻,即使是一頭非常健康的母熊,終其一生最多也隻能生育8隻小熊。一頭生產了3隻小熊的母熊在度過了漫長的冬眠期後,第二年的2月,母熊的體重已經消耗了50%。
在饑餓的驅使下,母熊帶著小熊離開了冬眠的洞穴,依靠著熊類所特有的高度記憶力和方向感,開始向山嶺對麵有食物的河流跋涉。
在山頂短暫的歇息後,母熊帶著小熊開始下山了,山下是已經開化的河流,那裏有數不清的鱒魚,隻有盡快趕到那裏才能夠擺脫饑餓,才可以生存下去。但有一隻小熊出現了疲態,母熊順從地讓這隻小熊伏在自己的背上,繼續向前走。可沒有多久,這隻小熊連伏在背上的力氣也沒有,母熊圍著癱軟在地上的小熊轉了一圈,嗅了嗅,就轉身繼續向山下走去,那樣地決然和無情,另外兩隻中熊跟在母熊的身後。而那頭被遺棄在山上的小熊的命運,將隻有死亡。母熊轉身向山下走去,是那樣的決然,沒有回一下頭去張望那個它自己孕育的生命,那緩慢的轉身動作,那下山的決然,透著動物所特有的無情、冷酷和殘忍。也許,這就是動物的血腥吧!母熊帶著2隻小熊終於接近了河邊。這時,一頭先一步到達河邊的公熊攔住了母熊和小熊,試圖和母熊交配,但母熊並沒有交配的欲望。被拒絕的公熊有些發怒了,開始嚐試著進攻小熊。母熊因為一冬的冬眠和喂哺,已經瘦弱得搖搖欲墜,身體上和公熊相比明顯處於劣勢。但它卻表現出超然的凶猛、勇敢和不可戰勝。麵對著公熊的一次次進攻,一次次的針鋒相對,毫不相讓。
你死我活的廝殺在膠著的相持中一觸即發,而一旦廝殺真正發生,母熊獲勝的希望應該連千分之一都沒有,而它一旦受傷或者死亡,它帶下山來的兩隻小熊無疑也隻能死亡……但公熊的一次次進攻嚐試都在母熊的堅決抵抗中敗退了,公熊終於放棄而去。母愛的堅強在母熊的身上展示得淋漓而浩蕩。
北極熊
北極熊是熊科動物中最大的。體長可達2.5米,高1.6米,重500公斤。北極熊不僅善於在冰冷的海水中遊泳,還擅長在冰麵上快速跳躍。為了抵禦寒冷,它的耳和尾都很小。全身除腳掌和鼻尖外,都覆蓋著厚厚的白毛,而它的皮卻是黑色的。北極熊的嗅覺特別敏感,能判斷獵物的位置。它的力量大,一擊能使人致命。北極熊以海豹、魚、鳥和鯨的屍體為食。母熊產崽在避風的雪洞中,仔熊剛出生時隻有0.3米長,眼睛睜不開,耳朵也聽不見,3~5年後,才長成獸。作為“北極圈之王”,除去人類,北極熊幾乎沒有天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