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動物——人類的夥伴(2)(2 / 2)

昆蟲也有自己的對手。巨大犀金龜名不虛傳,因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昆蟲。其重量可與麥當勞的吉士漢堡比個高下,雖然看起來沒那麼好吃!有趣的是,1590493隻巨大犀金龜的體重加起來就相當於一條藍鯨。

但要論大小,我們還得提一下另一種神奇的動物:袋鼠。這種有袋動物的神奇之處並不在於其體型的大小,而是發育的程度。袋鼠剛出生時的體型和一顆豆子差不多,但其成年後的體型可達出生時的六萬倍。袋鼠是從出生到成年之間體型差異最大的動物。

動物的消化不良

自然界的營養消化過程中存在著一些消化不良的現象,令人稱奇。

樹袋熊從不喝水,因為它能從桉樹葉中獲取所有的水分。桉樹葉的水分含量占百分之五十。

但並非所有動物的食譜都是如此健康,因而就會產生消化不良的現象。非洲象就患有消化不良,所以腸蠕動格外頻繁。就數字而言,一頭大象每天會排出一百公斤糞便。但大自然有它自己的清道夫。蜣螂就是以大象的糞便為食,能神奇地消滅“證據”。

另有一些講究衛生的動物會自行清理糞便。大山雀的糞便呈小小的糞團狀,隨後它會把糞團從巢中清理出去。利用這種辦法,大山雀每周要清除五百個糞團。

青蛙也患有消化不良,當它們老是反胃時,就會陷入一場大麻煩。青蛙不會嘔吐,一旦發生嘔吐,它會把胃中的食物全都吐出來。

蜂鳥除了忙裏忙外,也有許多神奇之處。它能倒退飛行,翅膀每分鍾能振動一百下。為了產生足夠的能量以支持如此大的運動量,它每天所吃的花蜜是自己體重的兩倍——這需要非常迅速的新陳代謝!

動物的自然語言

對許多人而言,大自然的聲音比任何放鬆治療都更加有效。投身於大自然的懷抱是遠離都市喧囂的最好方式。但有聲音不免也會有噪音。藍鯨的歌聲可高達188分貝,和火箭發射時的噪音不相上下。

狼喜歡成群獵食,因而有效的狼群溝通必不可少。狼會用不同的叫聲讓其他狼知道情況。但在四麵環山的山穀中,回聲會影響這個策略,傳錯訊息,因此狼嗥不會產生回音。

有些動物不會言語,連最起碼的聲音都發不出來,但它們會采用其他方法讓同類知道自己的方位。有些動物的尿液中含有信息素(一種能影響同類的行為的物質),它們會留下痕跡以便同類跟隨。有些螞蟻就是這樣的。它們隻需留下一毫克的信息素,就足以讓其他螞蟻尾隨在後,哪怕是環遊世界三圈。

蛾的觸角非常靈敏,能追蹤到極其微量的雌性信息素。帝王蝶能覺察到遠在八公裏外的伴侶的氣味。

雄蚊通過分辨振動翅膀的聲音來尋找雌蚊。雌蚊的振翅比雄蚊要快得多。雖然一群蚊子有數千隻之多,但所有的蚊子隻需振動翅膀就能立刻找到自己的另一半,羅密歐一定會找到朱麗葉。

動物的作息規律

蜜蜂對製造蜂蜜非常認真。為了采集釀製一小瓶兩公斤的蜂蜜所需的花粉,一隻蜜蜂必須造訪兩百萬朵花,飛行八萬公裏,相當於繞地球兩圈。

盡管昆蟲非常神奇,但蜘蛛也不甘落後。所有的陸地蜘蛛都是通過身體後部的氣孔呼吸。但有一種名叫水蛛的蜘蛛是個例外。水蛛名副其實地生活在水底,但它是通過蜘蛛網製成的潛水鍾在水下呼吸空氣的,因為潛水鍾裏儲存著從水麵上帶來的氣泡。如果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水蛛可說是斯庫巴潛水的先驅。

對於需要呼吸空氣但大部分時間都在水下的動物而言,這種生活極具挑戰性。菲茨羅伊河龜能在水裏遊很遠。當它浮出水麵時,其所需氧氣的三分之二都是通過直腸吸入的。

那些呼吸空氣但在水下睡覺的動物呢?海牛的睡覺時間選在吸氣和呼氣的間隙,因為它每隔二十分鍾就會浮出水麵一次,利用這段間隙時間正好可以打個盹兒。

海豚沒有時間睡個安穩覺。但身為最聰明的哺乳動物之一,海豚已學會讓半邊大腦睡覺的辦法。一半休息,另一半保持清醒,呼吸可以繼續保持,不會中斷,也不會做噩夢!

動物的敏銳嗅覺

在適應自然界各種生存環境的過程中,很多動物的嗅覺在浸長的歲月中發育得相當靈敏,其中有的種類的敏銳程度令人驚奇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