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趣味動物(8)(2 / 3)

蜂後在一個蜂群中是絕對的王者。雖然蜂後既不會釀蜜、築巢,也不能進行生活自理(需工蜂嗬護),但它還是至尊無上的。蜂後唯一的本領就是能夠生育,這也是它登上王座的“看家法寶”。蜂後釋放的激素既是性信息素,也是聚集信息素,這種激素的作用非同小可,它一方麵能吸引雄蜂,一方麵也能保證工蜂團結在這個集體裏。蜂後雖然地位尊貴,但它一生中95%的生命期都是在巢中產卵。它一生最快樂的時光,莫過於其“婚飛大典”了。

“婚飛大典”的場麵可謂十分壯觀。年輕的蜂後會在空中釋放求愛的信號(激素),這時周圍的單身雄蜂就會被吸引過來,追逐著蜂後飛行,而且這支“迎親”的隊伍還會繼續擴大,但最後還是隻有很少的強壯的雄蜂才有機會與蜂後“成親”。

婚飛1~3天後,蜂後回到巢中開始履行產卵、維護蜂群穩定的職責。

蜂後新產下的卵兩天後即可孵化為幼蟲,並由工蜂哺養。幼蟲一周後化蛹,並於12天後成為成蟲。而蜂後的成長期要短於這個時間。

隨著新的蜂後逐漸長大,老蜂後就會讓出位置,帶領一半隨從離開老家,尋找新居。

蜂群中的蜂後、雄蜂和工蜂分工明確,井然有序,令人歎服。可是,蜜蜂之間是怎樣交流與傳達信息的呢?那就要靠它們的“翩翩舞姿”來發揮重要作用了。

千百年來,人們一直想弄明白蜜蜂究竟是如何傳達信息的。後來,奧地利科學家弗裏茨經過艱苦的長期觀測終於發現了這其中的奧秘。實際上,蜜蜂用不同的跳舞姿勢或舞蹈次數來傳達蜜源地點及好壞等信息,從而引領蜂群去采蜜。

生物學家根據蜜蜂舞蹈信息的原理,設計了一種機器蜂。機器蜂的舞姿能引領工蜂飛到指定的需要授粉的農田或果園,從而增加農產品的產量。

蜜蜂是一種極具智慧的動物,經科學研究發現,這種“智慧”是蜜蜂與生俱來的,可以說這是一種本能。但科學家們對於這種與生俱來的智慧究竟是源於什麼,又是怎樣產生的就不得而知了。

建築工程師——白蟻

提到白蟻,人們似乎總是能聯想到螞蟻,因為這二者的樣子和習性實在是很接近,但事實上二者卻並非近親。白蟻是從2.5億年前一種類似蟑螂的生物進化而來的,而螞蟻則由蜜蜂和黃蜂等距現在較近的生物演化而來。

同蜜蜂一樣,白蟻也是一種群居、社會性的昆蟲。白蟻王國同樣有身份等級、貴賤尊卑之分。蟻後是白蟻王國中體積最大者與地位最尊貴者。蟻後擔負著延續後代的任務,一生可產卵100萬枚。蟻王是白蟻王國中的二號統治者,地位與個頭僅次於蟻後。兵蟻是白蟻中的“憲兵”,它們的責任是保護蟻穴。兵蟻長有鋒利的刀形顎,也有噴壺似的吻,可噴射黏液,捕捉敵人。工蟻負責蟻巢維護和覓食,數量也是白蟻中最多的。白蟻社會除了有正選蟻王、蟻後外,還有備選的蟻王和蟻後。它們會在蟻王、蟻後衰老或死亡時,來繼承“王位”。

對於白蟻來說,木頭就是“糕點”,白蟻的主要食物是富含纖維素的各類木材。這種食物選擇對一般動物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然而對白蟻來說,咀嚼那些味同嚼蠟的木頭卻是正常的生活習性。白蟻之所以喜食木頭,是因為在白蟻的腸道裏共生著一種寄生蟲——超鞭毛蟲。它們分泌的酶可以將木材分解成各種糖類,為白蟻提供能量。但是,這種超鞭毛蟲隻能寄生在工蟻和兵蟻的腸道中,蟻王、蟻後和幼蟻沒有這種寄生蟲,因此它們隻能依靠工蟻用自己腸內的一部分消化食物來喂養。

對人類來說,最值得我們讚賞的是白蟻的建築本領。它們的建築“理念”已經被人類用於建造摩天大樓上。

白蟻的巢穴通風效果非常好,溫度控製有序,許多工程師正是從白蟻身上獲得了靈感,建造了很多不用人工調節而使用天然風調節室內溫度的摩天大樓。

白蟻巢穴通常由兩部分構成,即生活區和奇特的泥塔兩部分。橫截麵呈楔形,並且尖頭總是朝向北方。塔高3米左右,泥塔的側壁麵積很大,保證了其表麵能夠在早晨和傍晚太陽光斜射的時候,最大程度地吸收太陽的熱量。尖錐形的塔頂會減少正午太陽的熱量威力。泥塔中布滿空氣通道,通道溫度會隨著太陽光的照射而升高,從而引起空氣體積膨脹,並通過通道把空氣抽到塔頂,於是新鮮空氣便能流通進地下。白蟻中的一些工蟻還要更富有一些創造力,它們能夠根據巢穴各處溫度的不同,要麼擴大通道,要麼減小甚至堵斷通道,從而達到調節氣流進而調節穴內溫度的目的。通過這些措施,盡管巢穴外麵的溫度有高有低,但是無論春夏秋冬,也無論黑夜白天,白蟻巢穴中的溫度都始終保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