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古大陸亞特蘭蒂斯探秘
亞特蘭蒂斯在希臘神話中是海神波塞冬統治的一座廣大島嶼。
希臘神話中說,這座島嶼被分割成10份,由波塞冬的5對雙生子共同統治。長男亞特蘭蒂斯以盟主的身份成為王中之王。因此這座廣大島嶼被命名為亞特蘭蒂斯。
亞特蘭蒂斯位於“海洛克斯之柱”(直布羅陀海峽)外的大西洋中,麵積比北非和小亞細亞合起來還更寬廣。其強大的權力則不僅限於周邊的大西洋諸島,還遠達歐洲、非洲和美洲。
亞特蘭蒂斯島的海岸險峻,中央部位卻有寬闊肥沃的平原,在距外海9公裏處是首都波塞多尼亞。這座都市十分富裕繁華,其市中心有王宮和奉祀守護神波塞冬的壯麗神殿。神殿是以黃金、白銀、象牙,或如火焰般閃閃發光、名為“歐立哈坎”的金屬裝飾。島上的所有建築物都以當地開鑿的白、黑、紅色的石頭建造,美麗而壯觀。另外,在波塞多尼亞的四周還建有3層的環狀運河。最外側的運河寬500米,可通行大型船隻,這些運河都以寬100米的水陸和外海銜接。
環狀都市外有寬廣的平原,四周為深30米、寬180米、全長達1800公裏的溝渠所環繞,內側的運河則以每18公裏縱橫交錯的方式圍繞著,就好像是棋盤的格子一樣的整齊方正。人們就用此水種植穀物和蔬菜,並通過運河將產品搬運到消費區。
在水路和海相接之處有3座港口。港口的附近密集地住著許多居民,從世界各地前來的船隻和商人絡繹不絕地往返於3座巨大港口之間,港口一帶因此而晝夜喧囂不已。
平原被分割成90000個地區,每個地區設有一位指揮官。這位指揮官擔負著調度一輛戰車費用的1/6、馬2匹、騎兵2名、輕戰車1台、步兵和駕駛者各1名的義務。除此之外,還能調度12名戰鬥員和4名水兵。若將這些兵力加在一起,那麼亞特蘭蒂斯就能隨時擁有120萬兵員的強大戰鬥力了。
擁有強大國力的亞特蘭蒂斯,終於越過直布羅陀海峽,開始侵略別國了。
勇敢地抵抗亞特蘭蒂斯進攻的是雅典人。雅典人在激戰後,終於擊退了亞特蘭蒂斯軍隊,保障了國家獨立和人民的自由。但未知的悲慘命運立即發生了。
因為當時爆發了恐怖的地震和洪水,雅典的軍隊僅僅在“悲慘的一晝夜”間就陷入地獄中,而亞特蘭蒂斯也陷沒於海中,從地球上永遠消失了。這是發生於距今12000年前的事。
這就是希臘的哲學家柏拉圖在《迪邁斯》和《格利迪亞斯》中所描繪的亞特蘭蒂斯的全貌。他是將希臘賢人之一的梭羅從埃及祭司那裏聽來的故事,寫到自己的書裏並介紹給世人。
每當人們在大西洋或附近什麼地方發現史前文明的遺跡時,各種媒體便會不約而同地聲稱這兒可能就是柏拉圖所說的神秘消失的亞特蘭蒂斯大陸。
令人稱奇的是,柏拉圖對亞特蘭蒂斯的描述與目前所掌握的情況往往不謀而合。
1968年以來,人們不斷地在比米尼島一帶發現巨大的石頭建築群靜臥在大洋底下,像是街道、碼頭、倒塌的城牆、門洞……今天的人們雖然還未考證出這些東西始於何年,但根據一些長在這些建築上的紅樹根的化石,表明它們至少已有12000年的曆史。這些海底建築結構嚴密,氣勢雄偉,石砌的街道寬闊平坦,路麵由一些長方形或正多邊形的石塊排列成各種圖案。
1974年,蘇聯“勇士號”科學考察船,在直布羅陀海峽外側的大西洋底,成功地拍攝了8張海底照片。從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除了腐爛的海草外,在海底山脈上還有古代城堡的牆壁和石頭階梯……這些照片足以證明,這裏曾經是陸地,並且有人類居住過。
所有這一切似乎都表明,曾經有過一個古代大陸以及文明社會被埋葬在大洋底下。
柏拉圖的代言人克裏梯亞斯在描述了亞特蘭蒂斯的古代母城之後,又告訴我們這個“國家其餘部分”的情況。他說道,這一島嶼高高地屹立在海上,大部分島嶼是一塊矩形平地,周圍環繞著山脈。平地麵積約相當於美國依阿華州的大小。原文上的不一致和多種解釋使我們得出一個結論:亞特蘭蒂斯王國並不是前麵所說的古代母城。由於有10個這樣的王國,我們可以估算,亞特蘭蒂斯的大小大約是上述麵積的10倍。
20世紀早期,人們對現已消失的亞特蘭蒂斯的科學技術水平做了過分的斷言,不過從柏拉圖的敘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假定亞特蘭蒂斯確實存在過,那麼它是個青銅時代高度文明的古國。亞特蘭蒂斯一直繁榮昌盛到公元前9600年,那以後便“在一晝夜間沉沒”了。
現代考古學告訴我們,12000年以前還不存在青銅時代的文明;也根本沒有地質資料證明大西洋中有一塊沉沒了的巨大陸地。對亞特蘭蒂斯的任何推測必須合理地解釋這兩項矛盾。古希臘人並沒有因為這些看法所影響,但許多人,包括亞裏士多德,都懷疑亞特蘭蒂斯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