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這種現象尚無科學的解釋。
白天突然變成黑夜探秘
在晴朗的白天,突然間出現了一段時間的黑暗。它既不是日食,也不是發生在龍卷風之前,而是區域性的暫時情況。這種現象在中國曾多次發生。1944年秋天的一個下午,在我國遼寧省班吉境內,晴朗的天空突然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天好像要塌下來似的。人們驚慌失措,呼天搶地。大約1個小時後又恢複了光明,人們才漸漸地平靜下來。青島也曾出現過白天突降夜幕的奇特現象。一天上午11時,陽光高照的天空漸暗,陰雲密布。至12時許,黑雲壓頂,天地間一團漆黑,風雨交加,電閃雷鳴,眾多行人措手不及,紛紛避往沿街店鋪。街上頓時“萬家燈火”,路燈齊放,過往車輛車燈大開。這一現象持續了半個多小時。
極光形成探秘
在地球南、北兩極附近的高空,夜間常會出現一種奇異的光。其色彩斑斕:有紫紅色,有玫瑰紅,有橙紅色,也有白色和藍色;其形狀也是千差萬別:有的像空中飄舞的彩帶,有的像一團跳動的火焰,有的像帷幕,有的像柔絲,有的像巨傘。這種大自然的“火樹銀花不夜天”的景象就是極光。
1957年3月2日夜晚,人們在黑龍江省呼瑪縣的上空觀察到了這種離奇的光變。7點多鍾,西北方的天空中出現了幾個稀有的彩色光點,接著,光點放射出不斷變化的橙黃色的強烈光線。不久,光線漸漸模糊而形成幕狀。爾後,彩色逐漸變弱,到8點30分消失。但10點零3分,這一情景又再次出現。
令人驚奇的是,在同一天晚上7點零7分,新疆北部阿爾泰山背後的天空也出現了鮮豔的紅光,像山林起火一般。紅色的天空裏射出很多片狀,垂直於地麵形成白而略帶黃色的光帶。漸漸地,這光帶變成了銀白色。這些光帶呈輻射狀,逐漸向天頂推進。各光帶之間呈淡紅色,並不斷忽明忽暗。光帶的長短也不斷變化。7點40分左右,光帶伸展到天頂附近,這時的光色最為鮮明,好似一束白綢帶,飄揚在淡紅色的天空中。大約10點,景色完全消失。
極光有時被稱為北極光或南極光,其實它們本質上是一回事,隻不過在北極出現的極光被稱為北極光,在南極出現的極光被稱為南極光。我國的黑龍江省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都曾經出現過極光,隻是非常難得一見,甚至比海市蜃樓還不容易看到,但在南北極的高緯度地區,極光出現則是司空見慣的事。極光是天空中一種奇特的自然光,是人們能用肉眼看得見的唯一的超高層大氣物理現象。在南、北極的高空,大多位於100公裏以上,在漫長的極夜或極晝時,常會出現鮮豔的極光。
用來形容極光的詞很多,但無論用哪一個都難以表達出極光的神奇和美妙。極光是令人神往的自然奇觀,是南極和北極最為瑰麗的景色。在南極的漫漫長夜,有時幾乎整個天空都是一幅南極光的美妙景象,極光時而像高聳在頭頂上的美麗的圓柱,突然變成一幅拉開的帳幕,以後,又迅速卷成螺旋的條帶;有時,極光就想傳說中天女手中漫舞的長長的彩色飄帶,有時變化迅猛,形狀轉瞬即逝,有時又像天邊一縷淡淡的煙靄,久久不動;有時似漫天光箭從天而降,幾乎舉手可觸,有時又像原子彈爆炸後的蘑菇雲騰空而起,令人望而生畏。當然,這一切都發生在距離地麵100千米以上的大氣層裏。這在南極的種種景象中,再沒有比這更壯麗的了。
五彩繽紛、變幻莫測的極光給在南極洲越冬的科學家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也減低了漫長冬季給人們心理上帶來的壓抑。極光的亮度有強有弱,強極光的亮度可以把考察站建築物的輪廓照亮,甚至照出物體影子。
極光的形成如同日常所見到的氖氣燈管一樣,燈管中稀薄的氣體受到帶電粒子的強烈碰撞因而發光,而極光就是高空大氣中的一種發光過程。具體地說,極光是太陽放射出大量的質子和電子等帶電微粒,這些微粒以高速度射進地球外圍的高空大氣層裏,同大氣層中的稀薄氣體中的原子和分子進行劇烈地碰撞,而激發出來的光。極光出現的高度一般在離地麵100~500千米的高空,實際上在那裏的空氣是十分稀薄的,隻有人造衛星可以在這一高度經過。
那麼,為什麼極光隻在地球的南、北極地區頻繁出現呢?人們知道,地球本身就像一個巨大的吸鐵石,它兩端的磁極,也就是地球磁場的磁南極、磁北極分別在南、北極地區。當太陽放射出來的大量帶電微粒射向地球時,受到地球南、北磁極的吸引,紛紛向南、北極地區湧入,所以,極光就集中出現於南、北極地區。
黑洞正在吞噬著恒星的奧秘
天文學家表示,一個超大規模的黑洞正在利用其巨大重力作用拉長、撕裂並吞噬著一顆恒星。天文學理論早就預測了這一現象的存在,但由兩個天文台提供的觀測數據卻是第一次提供了堅實的觀測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