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時間最長。
在太陽係的行星中,水星“年”時間最短,但水星“日”卻比別的行星更長,在水星上的一天(水星自轉一周)將近兩個月(為58.65地球日)。在水星的一年裏,隻能看到兩次日出和兩次日落,那裏的一天半就是一年,地球人到了水星上很不習慣。
發現金星的奧秘
世界上第一個用肉眼觀察金星淩日的人是阿拉伯自然科學家、哲學家法拉比(870~950),他在一張羊皮紙上寫道:“我看見了金星,它像太陽麵龐上的一粒胎痣。”據分析,法拉比目睹到這次金星淩日發生在910年11月24日。
世界上第一個向世人預告金星淩日是德國偉大的天文學家開普勒(1571~1630)。他在1629年出版的《稀奇的1631年天象》一書中寫道:“1631年12月7日將發生金星淩日。”
世界上第一個用天文望遠鏡觀察金星淩日是英國的天文學家霍羅克斯(1619~1641)和克拉布特裏。他倆在1639年12月4日用望遠鏡觀察到17世紀最後一次金星淩日。
世界上第一個提出用金星淩日測量太陽視差和日地距離(天文單位)的人是英國天文學家哈雷(1656~1742),他在1716年建議在世界各地聯合觀察金星淩日,並論述了利用金星淩日測量太陽視差的方法,這是當時精確測定太陽視差的理想方法。
世界上第一個發現金星有大氣存在的人是俄國科學家羅蒙諾索夫。他在1761年6月6日觀察金星淩日時發現金星有大氣存在,這是人類在其他行星上首次發現大氣。
水星淩日的奧秘
“水星淩日”是指水星運行到地球與太陽之間,它們三者之間幾乎成一條直線時,水星就會從太陽表麵經過。這時人們在地球上可以看到,在耀眼的太陽光球層上,有一個小小的黑圓斑(像人臉上的一顆黑痣)自東向西緩緩移動,這一天文現象就叫“水星淩日”。
在人類曆史上,第一次預告水星淩日是“行星運動三大定律”的發現者,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1571~1630)。他在1629年預言:1631年11月7日將發生稀奇天象——水星淩日。當日,法國天文學家加桑迪在巴黎親眼目睹此現象。1631年~2003年,共出現50次水星淩日,其中,發生在11月的有35次,發生在5月的僅有15次。
水星淩日發生的原理與日食相似。由於水星和地球的繞日運行軌道不在同一個平麵上,而是有一個7度的傾角。因此,隻有水星和地球兩者的軌道處於同一個平麵上,而日、水、地三者又恰好排成一條直線時,才會發生水星淩日。地球每年5月8日前後經過水星軌道的降交點,每年11月10日前後又經過水星軌道的升交點。所以,水星淩日隻能發生在這兩個日期的前後。
“水星淩日”跟月亮遮住太陽出現日食的原理一樣,但其概率比日食小得多,因此更顯難得。據記載,“水星淩日”大約100年會出現13次,大多發生在11月,而在5月比較罕見。
觀察水星淩日必須借助望遠鏡。它與觀察太陽黑子的方法相似。通常有兩種方法:一是投影法。通過望遠鏡,把太陽投影到一張白紙上進行觀察。二是目視法。在望遠鏡的物鏡上裝上濾光鏡,再進行觀察。天文愛好者可以用燒電焊用的黑玻璃,也可以用X光底片或計算機軟盤的磁片,幾張重疊起來製成眼鏡,戴上它用雙筒望遠鏡觀察水星淩日。選購雙筒望遠鏡時需注意兩點:一是口徑(物鏡)越大越好,物鏡(前鏡)直徑70毫米的較理想;二是選購多層鍍膜的物鏡,通常鍍綠膜、藍膜的較好,鍍紅膜的最差。需要著重指出的是,觀察水星淩日,千萬不能用肉眼直接看太陽,要注意保護眼睛。
天王星的奧秘
天王星是太陽係中離太陽第七遠行星,從直徑來看,是太陽係中第三大行星。天王星的體積比海王星大,質量卻比它小。
天王星基本上是由岩石和各種各樣的冰組成的,它僅含有15%的氫和一些氦(與大都由氫組成的木星和土星相比是較少的)。天王星和海王星在許多方麵與木星和土星在去掉巨大液態金屬氫外殼後的內核很相像。雖然天王星的內核不像木星和土星那樣是由岩石組成的,但它們的物質分布卻幾乎是相同的。
最早發現天王星的人是英國的的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在這以前,人們隻認識水星、金星、火星、木星五大行星,因為這五顆行星都可以用肉眼觀察到。
德意誌誕生的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1738~1822),他出生於漢諾威,是音樂家。17歲來到英國,當宮廷歌會的雙簧管吹奏者。他一方麵以音樂維持生活,另一方麵他刻苦努力學習數學和物理。1774年在他36歲的時候,親自成功製造了一台反射望遠鏡。他一生中製造了400多台望遠鏡,口徑最大的有12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