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對奇異生物的探秘(4)(1 / 2)

有關資料還表明,野人雙腿快跑如飛。從動物進化看,快跑者都是從開闊地區發展而來,森林地區給動物提供了攀爬活動的條件,卻不可能培養出快速的奔跑者。

第四,有關野人存在的間接證據雖然不少,但許多證據經不住科學家鑒定。

1974年,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曾將神農架地區群眾提供的,據稱是直接獲自野人身上的毛進行鑒定,發現居然是蘇門羚的毛。對於各地的野人足跡,被獸類學家一語道破:熊類的後腳印與人類頗相似,隻是略大些。

由此看來,我們完全有理由認為野人並不存在。地球上某些人跡罕至的地區或許有某種未被科學知曉的生物存在,從而引起人們的猜測與遐想,至於它究竟是什麼動物,科學家們正在尋蹤覓跡。

大海中的巨怪探秘

1995年夏季,日本建造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深海探測器。這種探測器能潛入7000米以下作海底觀察,它具有四射的照明設備,使科學家們能清楚地看清海底世界的真相。

這艘深海探測器由海洋科學考察船送到西太平洋的小笠原海溝,這裏的海洋深度在9000米以下。

深海探測器由日本的海洋生物學家本賀加太郎博士帶著一名助手駕駛,下沉到小笠原海溝。當下沉到7000米時,深海探測器上的照明燈全部打開,黑暗的海底世界頓時一片光明,四周的海底景象清晰可見。就在這時,他們忽然見到一個龐然大怪物,正向深海探測器慢慢遊來!此大怪物像一座海底小山,長約60米,高約50米。

當它接近探測器時,突然伸出兩隻巨爪,將約有6噸重的探測器緊緊抱住,接著它張開血盆大口來咬探測器,企圖吞食。由於這艘探測器是用特殊金屬材料建造的,每平方厘米能經受4萬公斤壓力,因而可說牢不可摧。此外它還有巨大的動力係統,能在深海中自由潛行。

本賀加太郎博士在驚慌中加大馬力企圖掙脫怪物的巨爪,但仍然難以脫身,一直持續了約半小時,當怪物啃不動又吞不下探測器時,才鬆口離去。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海洋動物呢?事後本賀加太郎博士百思難解,海洋中的千奇百怪讓人弄不明白——在這7000米的深海中,這巨大的怪物是如何生存的、又是如何承受巨大的水壓的?

在非洲西海岸波合多角之外的海域,由於經常波濤洶湧、巨浪滾滾,隻在風平浪靜時,眾多的漁船才會出海捕魚。

1993年秋季,這一海域出現了一條約50多米長的海怪,在兩個月的時間裏,這種人們從未見過的“怪物”吞食了30多個漁民。這一帶海域自此被漁民們稱之為“恐怖海。”據生還者說:“海怪”貼著水麵活動,如同水麵上漂浮著一個大浮子,根本沒有半點聲響。當它遊近漁船時,突然張開血盆大口,將漁船上的漁夫吸入口中,它嘴裏長滿了鋒利的長牙,當漁民落入它口中時,隻需一口就將人整個兒吞食掉。

目擊者據說此“怪物”全身長著厚厚的閃光鱗甲,每片鱗甲如同盤子一樣大。

因“海怪”的不斷出現,波合多角一帶的漁民不敢出海捕魚。南非當局派出了多位海洋學家,並由海軍船艦配合,為了保護漁民的安全來這一海域搜捕“海怪”。

他們在這一海域搜捕了兩個星期,卻不見“海怪”的蹤影。估計是隱退到大洋中了。

在地球的另一隅——挪威海域也出現過巨型“海怪”,歐洲的海洋科學家把它稱為“Kraken”。據許多漁民說:“海怪”長約1.5英裏,它的脊背高低不平,浮在水麵上時,它的觸角像一束束海藻隨波飄動,因而常常被誤認為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海島。它遊來時會把群魚驚走,並隨時會從海底竄出來,把漁船整個吞下,或把船上的人逐個從甲板上吸入水中吞食。

挪威的海洋科學家用潛水艇對此怪物進行過追蹤,但捕捉不到它。當它發現自己被更強大更凶猛的物體跟蹤時,它會在大洋中飛快地消失。

挪威海洋科學家曼格塞爾教授在潛艇上用遠距離照相機拍過此“海怪”的一張照片,樣子很可怕,其頭部就像中國古代繪畫中的龍頭一樣。可這又是一種怎樣的海洋生物呢?科學家們難以解答。

美國《舊金山時報》在1992年登過一則消息:美國的海上巡邏艇在墨西哥灣航行,值班水兵突然間發現一個龐然大物在慢慢地浮出水麵,氣勢洶洶地朝艦艇遊來,水兵們立即用機槍向這個巨大的怪物射去,怪物被擊中後噴出綠血,更狂怒地衝到船邊,伸出巨臂爬上船來。驚恐的士兵們拿出砍刀、斧頭,竭盡全力砍斷怪物的巨臂,才算脫險。

這段長18英尺的巨臂,尚保存在美國波特蘭海洋博物館中,供人們參觀。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艘美國戰艦夜間在南太平洋的所羅門群島水域追蹤日本的潛水艇,值班的哨兵突然發現洋麵上出現兩盞“綠燈”,由遠而近。艦艇立即拉響了警報,待它靠近船邊時才發現“綠燈”原來是在一個圓形小山似的物體身上。突然間,這座小山似的巨大物體伸出多條巨臂將戰艦緊緊圍住,使戰艦在水中團團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