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對地球的探秘(3)(3 / 3)

大約在2200萬年以前,這塊神奇的陸地曾出露在日本列島以東120公裏的太平洋海麵上,東距日本約100公裏。如今,這塊長達200多公裏,寬約80公裏的大陸靜靜地潛伏在2600米深的海底,上麵覆蓋的是厚達1000米的沉澱物。由於著名的海流——親潮暖流從這塊沉沒的大陸上流過,科學家們將它命名為“親潮古陸”。

“親潮古陸”的發現,震動了日本地學界,人們驚呼“日本列島將要沉沒”!似乎由親潮古陸的滄桑曆史看到了日本列島的淒愴未來。於是,科學家在冥思苦想,社會各界在討論:千萬年以後,列島沉沒了,日本怎麼辦?

根據鑽孔的岩性及年代測定:科學家揭示了這塊古陸的變遷曆史。6700萬~2500萬年前,親潮古陸開始下沉,覆蓋在不整合麵上的礫岩層就成了上部地層的底礫岩;接著沉積了100米厚的淺海礦岩,以後就保持著深海沉積的特性,迄今接受了近1000米厚的沉積物,其中含有較多的火山灰及矽藻等微體古生物化石。古陸上不但沉積了大量陸源物質和生物碎屑,還經受了無數次火山噴發的洗禮和冰川冰塊的襲擊,真是飽經滄桑巨變。據科學家測算,古陸仍有繼續下沉的趨勢。

那麼,這片曾經繁茂一時的千年古陸又是怎樣淪為海洋的呢?

學者們認為:在6700萬年前,白堊紀的某個時候,親潮古陸發生過劇烈的地殼垂直運動。但是,在距離日本海溝僅90公裏的地方,在比較短的時間內發生近3000米的垂直地殼升降,這是令人難以理解的。

是不是因為火山噴發或地震造成的呢?有一段時間,人們似乎認同了這一觀點。但是,它依然脆弱得不堪一擊。因為它無法說明下沉近3000米的機理過程。

就在人們還沉浸在親潮古陸所設置的迷宮裏久久走不出來時,耳邊又飛來海底巨石的消息。據《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人們在日本衝繩島南部的那國島附近22.5米深處的海底發現一塊塔狀巨石,寬約183米,高27.43米。經美國和日本地質學家實地考察後證實,這塊巨石已有1萬年的曆史,比埃及法老的台階狀金字塔要早5000年,是人類發現的最古老的建築物。

然而,它究竟是海水長期的侵蝕作用下的自然產物,還是人為的高大建築呢?

由於深度畢竟不大,美國波士頓大學的地質學家羅伯特·肖赫曾下潛到海底,特地研究這塊神秘巨石,他發現它有好幾級,每級高約1米,像台階狀的金字塔。肖赫教授承認,他從未見過這樣輪廓分明的自然傑作,它毫無雕刻痕跡。但是,它僅僅是自然傑作嗎?

為了解開這個謎,不久,日本地質學家木村正紀也潛入海底,當他看到巨石周圍矗立的一座與巨石大同小異的小石墩後,木村認為這絕不是自然的產物,倘若它是海水侵蝕而成,其周圍定有碎石,實際上他卻一塊碎石都沒有覓到。

據此,木村等地質學家認為,這塊巨石可能是人類發現的又一個新文明的證據,因為,沒有任何曆史文獻記載表明人類有能力在1萬年前創造出這樣的建築物。

靜靜地休憩在海底的古陸、巨石,你們可聽見現代人的呼喚?

消失的大西洲探秘

公元前350年,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他的兩篇著名對話《泰密阿斯》與《克利斯提阿》裏,曾提到一個美麗的大島國:即大約在公元前12000~前9000年間的一個名叫亞特蘭蒂斯的大西國,或叫大西洲。說該洲地大物博,麵積有2000多萬平方公裏,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經濟繁榮、科學發達、國富民強。

位於直布羅陀海峽附近,在美洲、歐洲和非洲之間的大西洋中。

然而,大西洲到哪兒去了?為什麼它幾乎在一夜之間便從地球上消失了呢?哪兒是它的家?又是誰毀滅了這片美麗富饒的大陸?……2000多年來,無數熱心的科學工作者在尋蹤覓跡,在苦心竭力地思索。

早在1870年,德國考古學家謝裏曼在希臘的伯羅奔尼撤半島東北部發掘出邁錫尼文化遺址。35年後,英國考古學家伊文思又在希臘南端的克裏特島上發掘出更早的米諾斯文化遺址。

於是,人們不約而同地將它們與失蹤了的大西洲聯係起來,許多學者認為,現存於地中海中的克裏特島,就是大西洲東部的殘餘部分。大西洲的主體部分已沉沒於地中海。他們的解釋切中肯綮:“一場突如其來的火山、地震、海嘯連續爆發,吞沒了大西洲大陸。”

學者們通過對近代火山的研究,證實了引起這場大浩劫的源頭在桑托林島——位於克裏特島以北約113公裏處。這裏曾發生過一次巨大的火山爆發,隨後又掀起附近海麵的大海嘯。但是,這一觀點存在兩個明顯缺陷:不能解釋米諾斯文明與大西洲繁榮在時間上的巨大差距——相差八九千年;更不能解釋地中海與大西洲在麵積上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