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君可願為我諸逆賊(1 / 3)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

一支數千人的商隊,從江州出發,順流而下,兩日功夫,就已經出了荊州,到了揚州境內。

看著澎蠡澤外渡口南北熙熙攘攘的行船,這數十艘大船確實也引起了一絲轟動,可如今荊州繁華如許,南來北往的大商隊不少,倒也沒有引起太多人的覬覦,畢竟船上站著那一名名精壯漢子,準確無誤地告訴了渡口那些地頭蛇,我們不怕某些宵小之輩。

借著傍晚熙熙攘攘的時刻,沒人注意到,這些人中有一大批人混跡在人群中,走進了煥然一新的柴桑城中。

如今荀攸奉命入蜀,得到消息之後,徐庶不敢大意,任命邢道榮緊守鄱陽、自將郡中事務移到柴桑處理,雖說這時日不長,可柴桑一躍成為豫章首府,也是引起了一番治下商民頻繁奔走柴桑,倒是讓這柴桑多了幾分活力,同時又有重兵把守,反而讓這南來北往的商人平添了一份心安,反而讓這柴桑城中多收了不少商稅。

夜色漸起,徐庶已經換上了戎裝,率著士卒在城頭上巡走了一遭,準備回府休息,暗中卻奔出一人,衝著徐庶叩首道,“還請太守大人為我主持公道。”

徐庶持劍喝道,“你有何事,還不速速道來?”

那人從懷中掏出一份帛書,送了上去說道,“小人冤情,俱在此書中,還望太守大人細細觀摩,還我等一個公道。”

徐庶讓左右接過帛書,放入了懷中,帶著幾分勸慰道,“徐某定然會派人仔細查處,若你果真有冤情,那徐某定然還你一個公道,如今時日不早了,你還是早早回家去,若是犯了宵禁,那某家也絕不姑息。”

回到府中,徐庶也沒太放在心上,等到卸下鎧甲,準備入睡之時,忽然想起懷中那份帛書,油燈之下,展開帛書之後,徐庶看到了帛書上那帶著幾分熟悉的字體,再看到落款處那簡單的勾勒出一個銅鼎,鼎中寫著一個小小的“蟆”字,心中突然一驚,莫非……發生了什麼了不得的大事不成?

看著那寫的亂七八糟的帛書,徐庶仔細端詳半晌,這才發現,這帛書標點符號前每句的末尾處,連起來是一行字,“城南單府。”

徐庶猶豫了半晌,輕輕的熄燈就寢,除卻一份被引燃的帛書,一切如常,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

夜近三更,一道身著勁裝的身影在街道上躲閃著前進,用了一刻多鍾的功夫,潛行到了城南,也不敲門,翻身就進了這座掛著“單府”牌匾的院子。

看著宅中亮著的燈光,那道身影輕輕靠近,躲在一根柱子後往亮著燈光的主廳瞥去,誰想來人方才露出身形,屋中就傳來一聲爽朗的笑聲,“太守大人,來了進來就是,何必躲躲藏藏!”

聽到屋中之人道破自己的姓名,徐庶也不猶豫,整了整自己的衣衫,從容推門而入,看到端坐在案前之人,徐庶的目光不由得微縮,看到眼前有幾分熟悉的身影,帶著一抹不可置信說道,“是,是你……”

那人含笑道,“自然是我,不然徐太守以為是誰?”

徐庶不由得握了握手中劍,皺著眉頭說道,“我想請我來的並不是你吧!”

那人眼中微微閃過一抹寒光,“太守大人無需太過憂慮,還請跟我來。”

徐庶冷冷的盯著那人,那人從容不迫的從懷中掏出一個黑布縫製的布囊,衝著徐庶拱手道,“太守大人,還要委屈你了。”

徐庶眼神中多了一抹冷意,“主公不信我徐元直乎?”

那人毫不畏懼的盯著徐庶說道,“太守大人,並非主公信不過你,隻是如今這世道不太平,我等不得不小心,我等也隻能力保主公的安全不受到威脅。”

看著徐庶冷冷盯著自己的眼神,那人語氣中多了三分軟弱,“徐大人,荀長史赴任益州,若非荀長史足智多謀,反敗為勝,說不得已經陷入賊人之手,就這樣,荀長史也在臨江城中耽誤了大量時間,影響不小。”

徐庶毫不猶豫的將腰間長劍解下扔在案上,拿起那布囊套在了頭上,語氣中帶著一抹輕鬆說道,“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