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隻言片語壓三賢(2 / 3)

杜襲拱手道,“多謝子公子提點,杜襲銘記在心。”

趙儼眨了眨眼開口問道,“不知子公子以為,想要改變當今天下局勢,讓天下太平長安,當從何做起?”

劉奇含笑道,“子某有一招,可以從根源上讓天下太平,最起碼不會讓百姓如同當今一般流離失所,無立錐之地。”

趙儼拱手道,“還請子公子不吝賜教!”

劉奇口中淡淡的吐出了兩個字,“稅賦!”

趙儼有些不解,開口問道,“不知公子此話何解?”

劉奇抬頭瞥了趙儼一眼,“不知道趙公子可懂我大漢的稅賦?”

趙儼開口說道,“我大漢主要的稅賦可以分為三類,一為田稅,二為人頭稅,包括算賦、口賦與戶賦,三為徭役更賦,另外有關稅、酒稅、車船稅等各種稅賦,不過多為荒廢,久不執行也!”

劉奇點了點頭說道,“趙公子說的也算全麵,我大漢主要稅收是田稅、人頭稅、徭役更賦三類,那不知趙公子以為,為何我大漢的稅收逐年減少?”

趙儼歎了一口氣說道,“閹宦當道!趨炎附勢者多為貪官汙吏,朝綱不振,我大漢的光景自然江河日下。”

劉奇搖了搖頭說道,“趙公子此言謬矣!在子某看來,我大漢的稅收逐年減少,根源還在於能夠繳稅的士族百姓越來越少啦!這稅收自然就逐年減少!”

趙儼頗為不解,開口說道,“還請子公子賜教!”

劉奇開口說道,“就拿去歲年末被襄陽侯查抄的荊州蔡氏說,自蔡諷到蔡瑁,不過區區兩代人,一介破落戶就憑著和太尉張溫攀上了關係,一躍成為了荊州四大家族之首,巧取豪奪占據了襄陽近半土地!我就不多說了,想必趙公子也能猜得到,這天下世家豪族,恐怕十有**都是這幅模樣。”

“這些土地從何處來的,想必趙公子心中也有數。”劉奇歎了一口氣說道,“土地都集中到少數人手中了,這天下流民自然越來越多,安住的百姓自然越來越少,如此循環下去,結果就是世家豪族的土地越來越多,百姓手中的土地越來越少,流民越來越多,朝廷能收到的稅賦、人頭稅、徭役更賦自然是越來越少啦!”

劉奇頓了頓,繼續開口說道,“這些流民或流亡四方死於荒野,或投身世家豪族為奴為婢,天長日久,世家大族愈強,朝廷愈是衰弱,更別說官員多是出身世家,在稅賦上和當地豪族世家沆瀣一氣。”

聽到劉奇的話,趙儼心中不斷思忖著,過了好一會,才朝著劉奇拱手道,“子公子高見,不知道公子所言,這稅賦,當如何改革,才能使這天下承平日久?”

劉奇開口說道,“想要我大漢國庫充盈,遏製世家大族的貪得無厭,讓天下承平日久,根源還在土地之上,若是能地丁合一,自然能保證我大漢的稅收。”

杜襲插話道,“不知何謂地丁合一?”

劉奇開口說道,“孟子曾言,無恒產者無恒心,百姓亦如是!如今天下百姓,多數不是成為世家豪族奴婢仆童,就是成為流民,就算是想要收人頭稅,可這些沒有土地的百姓,連肚子都填不保,更不要說繳納稅收了,地丁合一,就是將現在的人頭稅公攤到土地上,日後我等收稅,不根據人口來收,而是根據土地來收稅!這些沒有土地的百姓交不起稅有情可原,我就不相信,那些被耕種的土地還產生不了稅賦。”

趙儼插話道,“子公子此法雖好,可若是田稅太重,到時候百姓壓迫太重,恐怕民不聊生啊!”

劉奇笑著擺了擺手道,“自然不會如此,田稅收糧,攤丁入畝,則是誰人種田,誰人納稅,收取稅錢,到時候錢糧俱足,還怕百姓不能安居樂業!”

繁欽縱然對這些不感興趣,可此刻也聽出了幾分不對味來,趙儼指著劉奇說道,“子公子這可是釜底抽薪的計策,若是真的施展開來,恐怕天下世家豪族之人,恨不能食公子之肉,飲公子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