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新起的墳塋,劉奇將蠻人渠帥羊陀的首級放在了墓前,看著新起的墓碑上刻著的漢輔義校尉馬玄之墓,劉奇呢喃道,“伯常,放心!於公於私,馬生這個毒瘤我會為你拔除的。”
劉奇朝著馬允說道,“馬先生,如果不介意的話,送你家馬津去黑白學宮求學吧!馬良也快到了啟蒙的年紀了,切不可因為哀思而忽略了後輩的教育,也勿讓伯常在九泉之下,笑自家兄弟還比不上自己。”
馬允朝著劉奇點頭示意,“侯爺放心,馬允定不負侯爺之意,如今,就在府中靜候侯爺傳喚了。”
劉奇也不廢話,朝著馬允抱拳道,“奇先告辭了。”
馬允率著一幫子人朝著劉奇施禮,“恭送侯爺!”
眾人乘著船順流直下,大半日的時間,已經到了竟陵,看著漢水之上數艘大船橫連搭建起來的浮橋,押送著來來往往的百姓,劉奇這才鬆了一口氣,荊南大戰,已經落下帷幕,該到了自己收尾的時候了。
停下船,劉奇率眾步入竟陵城中,除了來往的兵卒和俘虜的盜賊,街上百姓寥寥無幾,劉奇也不清楚戰事具體狀況,當下急匆匆的率人奔往縣府之中。
製止了侍衛的通傳,劉奇步入縣府,看到端坐在縣府之中處理公務的荀攸,劉奇躡手躡腳的走進廳中,看著皺著眉頭的荀攸,含笑問道,“公達何故如此苦惱?”
荀攸猛地一驚,抬頭看到站在一旁的劉奇,迅速起身朝著劉奇施禮,“荀攸見過主公。”
劉奇擺了擺手,“公達,無需多禮,我看你愁眉苦臉,不知道什麼事情讓你發愁至此?”
荀攸揉了揉腦袋說道,“主公有所不知,如今將來犯廬**寇,送到荊南安置,可糧食調度不過來啊!有一部分糧食在長沙各地,其餘糧草分別屯駐在江陵和竟陵,屬下幾人計議後準備先將這些百姓安置到武陵,為了糧草之事,屬下憂心如焚。”
劉奇略一思索,開口笑道,“此事易耳!公達你怕是鑽了牛角尖了。”
荀攸麵色不變,思忖片刻,開口問道,“不知主公有何妙計?”
“如今大軍過境,從益陽到孱陵的道路已經非常開闊,江陵到孱陵也沒有什麼問題。”劉奇侃侃而談,“等到這些暴徒盜賊到了江陵,分發給他們每人十日的口糧,讓他們趕赴長沙,由我大軍監押,押送糧草到武陵各地,到時候,糧草之患無憂矣。”
荀攸略一思忖,朝著劉奇抱拳道,“主公高見。”
劉奇坐了下來,淡淡的說道,“公達,給我說說江夏戰事吧!”
卻說蒯越率著一眾將領,占領了鄳縣、軑國、夕陽三縣以後,分兵四千,由副帥徐榮率領,兵分三路駐守這三城,蒯越與平春李通相呼應,一路追逐,同荀攸聯係上以後,一路將盜賊驅過溳水,蒯越親守隨縣,命李通率軍駐守鄀國東北的綠林山北麓。
雙方合力之下,將廬江盜賊以及攜裹的流民困在了雲杜、南新市二縣,到如今,除了部分盜賊流竄到綠林山中,大多數盜賊已經被荀攸等人拿下,逐批押送往武陵而去。
劉奇帶著幾分好奇問道,“你說徐榮投奔了我等,如今鎮守江夏東北?”
荀攸點了點頭說道,“我和蒯將軍溝通過,確實無疑!”
劉奇臉上多了一抹笑容,“天不負我!天不負我!有徐榮在,可勝十萬大軍矣!”
荀攸也聽說過徐榮的戰績,知曉此人曾大敗孫堅、曹操等人,看到劉奇有此表現也不意外,不過,還是出言提點道,“主公還需小心,臣唯恐徐榮投靠我等有詐,到時候恐怕難以收場。”
劉奇輕輕捏了捏拳頭說道,“公達放心,某心中自有計較,既然投靠了我,哪怕是假的,我也有辦法讓他死心塌地的為我荊州效力。”
荀攸這才鬆了一口氣,自己唯恐劉奇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如今看到劉奇的模樣,知曉劉奇心中自有計較,荀攸也就不再擔心。
看到荀攸聽明白了自己的話,劉奇這才轉了話鋒,“聽聞李通投靠了我軍,不知你覺得李通此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