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一個作家的生活會是這個樣子。如果我事先知道的話,我絕不會企圖去當一名作家。過去的幾十年裏我的生活一直非常寧靜。這是我自己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因為我不善於與人交往;因為我希望工作,喜歡安靜;也因為我身體不很好,需要休息。近日來,我的生活已經徹底喪失了那種寧靜安謐的氣氛”。
瑪格麗特的女傭人也回憶說:“小說出版的當天,電話鈴每三分鍾響一次,每五分鍾有人敲門,每隔七分鍾有一份電報迭上門來。公寓門口總站著十幾個人,他們在靜候著瑪格麗特出來,以便請她在小說上簽名。”
而要求采訪,邀請瑪格麗特去各地巡回講演,甚至要求她為各慈善事業捐款的人更是絡繹不絕。僅第一周就有300本《飄》從全國各地寄到她的手裏,這些崇拜者希望她簽名後再掏錢給他們寄回去。接踵而來的版權,翻譯權的糾紛又把她糾纏到一係列的法律事務中。因此,不難理解瑪格麗特為什麼自《飄》發表以後,直至1949年8月11日因車禍而喪生,她再也沒有發表任何作品。不過她留下了大量書信。她的書信集1976年由麥克米倫公司出版,題名為《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飄”:書信集》。
鏈接二榮獲八項奧斯卡獎的《亂世佳人》
《亂世佳人》這部根據瑪格麗特·米切爾的暢銷小說《飄》改編的影片,從籌拍到完成,曆時三年,耗資四百萬美元。該片由美國影壇巨匠弗萊明導演,著名影星弗雯麗主演,堪稱美國電影史上一部經典作品,在第十二屆奧斯卡獎評選中,以囊括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差工、最佳剪輯與最佳彩色等八項而首創獲獎記錄。
這部巨片長達三小時四十五分。該片前半部如同一首史詩,在亞特蘭大城交戰、逃難、槍殺、大火等場麵規模宏偉,色彩雄渾;後半部則是一出令人悲慟的心理劇,以戲劇性的力量揭示出女主人公在與社會衝突中個性毀滅的過程:越是追求財富,就越是冷酷無情。作為好萊塢曆史上最重要的經典影片之一的《亂世佳人》的原底片被安置在一隻金罐裏,成為電影史上的一件珍貴文物。
主演《亂世佳人》的好萊塢英國演員弗雯麗·瑪麗·哈特利出生於一九一三年。一九三八年,弗雯麗雲美國看望她的丈夫勞倫斯·奧利弗,那時勞倫斯正在拍攝影片《呼嘯山莊》。在那裏,弗雯麗幸運地遇見了塞爾茲尼克電影公司的塞爾茲尼克兄弟,兄弟倆正好在為影片《亂世佳人》布置焚毀的亞特蘭大市的拍攝現場。而片中郝思嘉的角色還沒有確定演員,弗雯麗被邀請雲試鏡,然後兄弟倆好萊塢商量究竟由誰來主演。當時有好幾位大牌演員都是這個角色的候選人,像諾瑪·西拉、凱瑟琳·赫本和鮑萊特·喬達德,並且事實上輿論都認為喬達德夫人是這個角色的最佳人選。盡管如此,四天後弗雯麗被通知她獲得了自己夢想的角色。
鏈接三愛情與牛排
美國影星蓋博因為參加拍攝電影《亂世佳人》而名噪一時。有一次,他在談到自己的演技時說:“當我第一次拍攝愛情鏡頭時,導演命令我表演出情人熱戀時那種強烈的渴望之情,我無論如何努力都難以進入角色。這時導演啟發我:’在你的生活中你最渴望得到的是什麼?在你腦中竭力想像它吧!‘這時,我饑餓萬分,於是就在腦海中想像一塊鮮嫩、美味撲鼻的牛排。這種辦法還真靈咧!由此,我竟意外地成功了。從那以後,我就一直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