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芒仍深深地懷念著瑪格麗特,他又失魂落魄地跑到巴黎。他決心報複瑪格麗特的“背叛”。他處處尋找瑪格麗特,存心在眾人麵前羞辱她,給她難堪。他當眾罵她是沒有良心、無情無義的娼婦,把愛情作為商品出賣。瑪格麗特麵對阿芒的誤會,痛不欲生,可是又不能說明真相,隻能傷心地勸他忘了自己,永遠不要再見麵。阿芒要她與自己一同逃離巴黎,逃到沒人認識他們的地方。瑪格麗特說她不能那樣,因為她已經起過誓,阿芒誤以為她和男爵有過海誓山盟,氣憤地把瑪格麗特推倒,將一疊鈔票扔在她身上,轉身離去。瑪格麗特悲痛欲絕,昏倒在地。受了這場刺激後,瑪格麗特一病不起。男爵與阿芒決鬥受了傷,阿芒遠走他鄉。
新年快到了,瑪格麗特的病情更嚴重了,她臉色蒼白,卻沒有一個人來探望她,她感到格外孤寂。杜瓦先生來信告訴她,他感謝瑪格麗特信守諾言,已寫信把事情的真相告訴了阿芒。現在瑪格麗特唯一的希望就是再次見到阿芒。臨死前,債主們都來了,他們帶著借據逼她還債。執行官奉命來執行判決,查封了她的全部財產,隻等她死後就進行拍賣。彌留之際,她不斷地呼喊著阿芒的名字,可是,她始終沒有再見到她心愛的人。
瑪格麗特死後,一個好心的鄰居朱利為她入殮。當阿芒重回到巴黎時,她把瑪格麗特的一本日記交給了他。從日記中,阿芒才了解了她高尚的心靈。“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終愛我的證據外,我似乎覺得你越是折磨我,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你眼中也就會顯得越發崇高。”阿芒懷著無法追回的悔恨與惆悵,灑淚為瑪格麗特遷墳安葬,並在她的墳前擺滿了白色的茶花。
《茶花女》的問世在文學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它率先把一個混跡於上流社會的風塵女子納入文學作品描寫的中心,開創了法國文學“落難女郎”係列的先河。而它那關注情愛墮落問題的題材,對19世紀後半葉歐洲寫實主義問題小說的產生,寫實性風俗劇的潮起,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小仲馬給我們再現的不是日常生活的一角,而是富有哲理意味的永恒真實。作品中男女主人公身上所體現的叛逆性格和悲劇結局,恰恰又更深遠地諷刺了資產階級社會倫理道德的虛偽和扼殺人性。在譴責社會給他們造成悲劇的同時,兩人身上的缺點也是造成他們悲劇結局的原因之一:瑪麗格特對物質生活的沉溺和難以自拔,阿爾芒的自私狹隘。作者筆觸細膩,深刻而生動地刻畫了人物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及其心理活動,把人物複雜的性格通過生動的語言和人物的行動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讀者眼前。情節曲折、結構緊湊,讀來令人有蕩氣回腸之感。
片段精讀
清晨五點鍾大家告辭了。
我贏了三百個路易。
所有的賭客都已經下樓,誰也沒有發覺隻有我一個人留在後麵,因為那些客人裏麵沒有一位是我的朋友。
奧林普親自在樓梯上照亮,當我正要和大家一樣下樓時,我轉身向她走去對她說:“我要跟您談談。”
“明天吧,”她說。
“不,現在。”
“您要跟我談什麼呢?”
“您就會知道的。”
我又回到了房間裏。
“您輸了,”我對她說。
“是的。”
“您把家裏的錢全都輸光了吧。”
她遲疑著沒有回答。
“說實話吧。”
“好吧,真是這樣。”
“我贏了三百路易,全在這裏,如果您願意我留下來的話。”
同時我把金幣扔在桌子上。
“您為什麼提出這種要求?”
“老天!因為我愛您呀。”
“不是這麼回事,因為您愛著瑪格麗特,您是想做我的情人來報複她。我這樣的女人是不會受欺騙的。遺憾的是我太年輕,太漂亮了,接受您要我扮演的角色是不合適的。”
“這麼說,您拒絕了?”
“是的。”
“難道您寧願白白地愛我嗎?那我是不會接受的。您想,親愛的奧林普,我本來可以派一個人帶著我的條件來代我送上這三百個路易,這樣您可能會接受的。可是我還是喜歡和您當麵談。接受吧,別管我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您說您長得漂亮,那麼我愛上您也就不足為奇了。”
瑪格麗特像奧林普一樣是個妓女,但我在第一次看見她時決不敢對她說我剛才對這個女人說的話。這說明了我愛瑪格麗特,這說明了我感到在瑪格麗特身上有一些這個女人身上所缺少的東西。甚至就在我跟她談這次交易的時候,盡管她長得千嬌百媚,我還是非常討厭這個和我談生意的女人。
當然啦,她最後還是接受了。中午我從她家裏出來時我已經是她的情人了。為了我給她的六千法郎,她認為不能不好好地和我說些情話,親熱一番;但是我一離開她的床,就把這一切拋在腦後去了。
然而也有人為了她而傾家蕩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