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馬同林從倉庫裏一次運出了一百五十箱煙,給了小蛋兒二十箱銷售,其餘的煙,放在家裏七十箱,放在宋青那裏六十箱。在這個危險的時候,他要盡量減少去倉庫的次數,因為每打開一次倉庫,都要冒著被抄底的危險,說不準什麼人在盯著你,什麼時候稽查人員會突然從天而降。
盡管隻往市場投放了區區四十箱“蘇煙”,但是馬同林還是迅速成為槐樹村街頭巷尾熱議的焦點:很顯然,煙是從小蛋兒那裏出來的,小蛋兒是二狗的兒子,二狗和馬同林什麼關係,誰都知道。小蛋兒一個小崽子,不可能在這個時候拿出來這麼多“蘇煙”,唯一的可能是馬同林在背後運籌,小蛋兒隻是代替馬同林出頭做事。
於是,一些原本熟悉的老客戶開始給馬同林打電話,想從馬同林這裏直接拿貨。但是,馬同林對此一概否認。
“馬老板,怎麼偷偷摸摸地發財啊?手裏有貨,也不說給老弟兄們分分。”
“有什麼貨啊?”馬同林裝傻。
“還能有什麼啊,‘蘇煙’啊。”
“那寶貝,我哪有啊。我這兒有‘中華’,你要嗎?”
“你別開玩笑了,二狗的兒子天天往外發‘蘇煙’,大夥兒都看著呢,你還說你沒有。”
“哈哈……人家發貨,是人家的事兒,那又不是我兒子,我還不是隻能幹著急?我要是有,我幹嗎不自己賣?”馬同林不急不慢地說。
“他一個小崽子,有什麼能耐?要說這不是你的貨,誰信啊?”
“能在槐樹村立足的,都有自己發財的門道。我手裏是真沒貨,你要是要’中華’,你就給我打電話。”
無論是誰打電話過來,馬同林都是這一套說辭。他把自己撇得幹幹淨淨,不管別人怎麼懷疑,他都不鬆口,而是堅持在口頭上和小蛋兒劃清界限。
他之所以這麼做,就是因為他知道如果承認了這批煙是自己的,一定會給自己招來很多麻煩。相對於小蛋兒來說,自己更容易引起別人的注意。這個時候,他必須要低調。
這是自己在利用小蛋兒嗎?馬同林這樣問過自己,但是他很快否決了這種想法,不是,這不是利用,隻是一個必要的策略,而且這不管是對於他自己來說,還是對於小蛋兒來說,都是有利的。小蛋兒在台前,自己在幕後,各盡其能,這有什麼不對嗎?也許這樣看上去小蛋兒要承擔的危險大一些,畢竟他身處明處,但是,這總比他親自出麵要好得多,而且,他可以暗中保護小蛋兒。。
“這還用問?肯定是馬同林的貨!S市能有這本事的沒幾個人!”不管馬同林怎麼說,其他的煙販子都抱定了這個看法。
他們嫉妒馬同林,但是也無可奈何,這種情緒鬱積在心中,漸漸變成了’一些酸不溜丟的閑言碎語:“該誰發財誰就發財,擋不住……”
這世界上無論幹什麼,做生意也好,做事也好,永遠沒有該或者不該,機會隻垂青於有準備的人,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一個成功的人,一定是用過腦子、付出過努力的人,比如馬同林。
當然,也有人詛咒他,說現在市場上他一家獨大,樹大招風,遲早有一天得被煙草稽查隊當成靶子幹掉。
在這些人當中,最不爽的就是良子。他當然也囤積了一些高檔煙,但如同其他煙販子一樣,他的意識還停留在傳統高檔煙的階段,所以這次“蘇煙”價格暴漲,跟他沒有任何關係,他也隻能和大家一樣,看著馬同林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