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哥,什麼事兒?”兩個人一過來就直奔主題。他們都是老三身邊的小弟,對馬同林並不陌生。

“你們知道‘蘇煙’吧?”看他們兩個人點了點頭,馬同林接著說,“現在市場上這種煙幾乎處於斷貨的狀態,你們幫我跑跑市場,找那種零售的煙店,問問他們有沒有這種煙,要是有的話,你們就隨便問兩句,走人;要是沒有,就跟他們說,到貨了給我們留著,我們高價收。這煙正常價格是四百多一條,現在斷貨,估計已經炒到五百了,你們就出五百五十塊錢一條的價格。”

“就這些?”

“對,就這些。全市的零售店不少,你們多辛苦辛苦,多跑一些店,”說著,他拿出一摞錢,“這是兩幹塊錢,跑累了買瓶水喝。”

馬同林的目的很明顯,要讓他們兩個人去哄抬“蘇煙”的價格。他們隻需要這樣跑上兩三天,基本上全S市的零售店都會知道有人在高價收購“蘇煙”的消息,這樣一來,他們就會向二級批發商要貨。二級批發商手裏沒有貨,就會向大煙販子要,現在能大量拿得出這種煙的大煙販子,隻有馬同林一個人。那時候,馬同林就可以以高價往外出一小部分貨,這些貨對於整個市場來說,肯定是不夠的,但是,這就是馬同林所要達到的目的:物以稀為貴。

這些貨經過逐級加價,流入到市場上之後,零售商的進貨成本已經提高了很多,再加上前麵馬同林已經安排了人去哄抬價格,零售商一旦拿到數量不多的私煙,肯定不會以低於每條五百五十塊錢的價格出售——很明顯,有人以這個價格收,我為什麼要低於這個價格賣呢?

按照這樣的狀態,隻要能僵持三四天的時間,“蘇煙”的價格就被真正抬上去了,這時候,馬同林再斷斷續續往外出貨,隻要把握住節奏,永遠不讓市場滿足,價格就會一直居高不下。

果然不出他所料,幾天之後,S市幾乎所有的煙販子和零售商都開始打聽“蘇煙”的消息,其他煙販子麵對這樣的發財機會,心急如焚,但是卻毫無辦法——現在,已經不可能再從外麵倒來“蘇煙”了。因此,所有的努力過後,隻剩下感慨、牢騷和猜測。

他們在猜測誰會在這個浪潮中成為大贏家,而馬同林已經把第一批貨,二十箱“蘇煙”運到了小蛋兒那裏。

他不打算把煙批發給任何一個二級批發商,他隻通過小蛋兒和零售商直接對接,每條煙給小蛋兒提五塊錢的利潤。這樣,不但可以保證他的利益最大化,而且能更輕鬆地控製市場,還可以幫助小蛋兒迅速賺到第一筆錢。

盡管價格非常高,但這二十箱煙還是迅速銷售了出去。馬同林早就預料到會出現這種局麵,所以他吩咐小蛋兒,要控製零售商的進貨量,每個人隻給五條。這是一種手段,你越控製,他就越渴望。

小蛋兒嚐到了甜頭——這些零售戶打聽到他這裏有“蘇煙”供應之後,口口相傳,導致幾乎所有來槐樹村進貨的人都會到他這裏拿幾條“蘇煙”。有的人懶得再去別的地方跑,也就順便在他這裏進了別的貨。

這也是馬同林最希望看到的,並且,他也預料到了這一點:小蛋兒幫他走完這一批“蘇煙”,隻靠提成的話,拿不到多少錢,而且賺來賺去都是賺自己的錢,隻有通過“蘇煙”當引子,吸引來更多購買其他煙的零售戶,才是一個讓小蛋兒以後可以持續賺錢的路子。

第一批煙銷售完以後,馬同林有意讓市場斷了兩天貨,然後又把第二批煙送到了小蛋兒那裏——不多不少,還是二十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