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哭笑不得(2 / 3)

最後,此事的解決是戲劇性的。

約莫先生被銀行的偵探抓到,被帶到一家不太出名的“紅玫瑰”夜總會,在殘酷無情的嚴刑拷打下,風度翩翩的約莫先生忍受不住,終於吐出了藏匿10萬英鎊的秘密地點。

當失而複得的10萬英鎊被重新找回後,暗探兼殺手揮起一把鐵榔頭,送超級大騙回了老家。

然後,給已死去的約莫穿上一身西裝,在衣領和腦袋再倒上一大杯威士忌,由二人攙扶出了“紅玫瑰”,尋一個黑暗的角度,死狗一樣扔掉了。

這個暗探兼殺手,就是現在的乞乞科夫先生。

想到這兒,接待主管不寒而噤,難道,難道自己要重蹈約莫先生的複輒?

噢不我的上帝,那樣太可怕太殘忍也太傷自尊啦。眼看就要全薪退休,美麗富裕的英倫三島向我招手,生活如此美好,我想活!

“好吧,格裏科夫,我認裁!說吧,您想怎麼樣?”

乞乞科夫先生開了口。

米沙有些驚訝,沒想到這個堂而皇之的大主管,這麼快就認了輸?他笑笑,輕輕拍拍自己的手掌:“識時務者為俊傑!主管先生聰明啊!好,我的錢還來,馬上放您走!”

“全部還不可能!隻能還一半。要不,您就把我殺了。”

聰明能幹的乞乞科夫先生,半是真誠半是狡猾的看著米沙。

精於此道的接待主管當然知道,全部還給對方,無疑是自己判自己的死刑,得留有餘地。比如那個叫約莫的法國蠢驢,當時如果不吐出全部贓款,也許我們還投鼠忌器,留他半條性命呢。

米沙聽了一笑,逐點頭。

“行!先生您即這樣痛快,我也不含糊。拿錢走人,決不食言!”

可乞乞科夫先生似笑非笑的瞅著他:“親愛的的格裏科夫先生,我怎樣才能相信您呢?”“這樣吧!”米沙唰唰幾下,寫了一張諾言條扔過他:“這樣行嗎?”

乞乞科夫先生搖搖頭。

然後古怪的一笑:“您不會拿了錢就殺人滅口吧?”

“你放心,我們白俄是最講信用的,不像您們英國佬。”米沙佯裝氣憤,朝一旁的達沙陬夫瞟瞟。騎兵上尉就凶神惡煞的走上去,一手捏住乞乞科夫先生的脖子。

達沙耶夫掏出匕首,毫不猶豫在他脖子上一劃,鮮血迸濺。

乞乞科夫先生嗤牙咧嘴的怪叫起來:“行行行,我相信,我相信!”

當下,主管直接給銀行打了電話,再寫了條子。一個多鍾頭後,米沙成功地從彙豐銀櫃,提出了一百萬兩黃金,轉存於另一家聲譽良好的大英銀行。

一切辦妥,才匆忙趕回“露茜”夜總會。

於是,乞乞科夫先生,前些年處置約莫大騙的一幕重演。

二個小時後,已成僵屍的乞乞科夫先生,照樣被剝掉全身服裝,被穿上一套臭哄哄,肮髒破爛的乞丐服,再被灰床單一裹,倒上一瓶伏特加,酒氣薰天的被米沙和達沙耶夫攙扶出了夜總會。

二人邊笑邊埋怨的扶著乞乞科夫先生來到了大街,尋一偏僻角落處一腳踢倒。

那兒,早臥有不知是死了還是休息的幾個乞丐,一片愁霾慘淡,陰森恐怖。

撲通!已魂飛天外的乞乞科夫先生倒擠進去,驚起一抹灰塵沸揚在半空,久久不散。米沙這一手確實幹得漂亮。

不但拿回了一百萬兩黃金,把伊娃的買身費準時交給了瓦莎羅娃,而且做得滴水不漏。

連一直緊跟在其左右的達沙耶夫,也不知道米沙和接待主管談判中的錢,竟然會是涉及到一百萬兩的巨額黃金。

手裏有錢,膽氣豪升。

米沙在交付伊娃買身錢的同時,另交給瓦莎羅娃一萬盧布。

言明是自己戰務匆忙,無心照料伊娃,請瓦莎羅娃充許其居家過日的階段性費用。暗地呢,又以伊娃的名字,替她在某銀行開了戶,存入二萬盧布。

根據現在上海灘的生活水準,就這三萬盧布,維持伊娃三年的生活應該沒有問題。

但是,這邊剛解決了伊娃的後顧之憂,那邊更大的難題卻冒了出來。

因為,米沙發現達沙耶夫,無可救藥地深深的愛上了伊娃不能自拔。有人愛自己的女兒,自然是好事兒;可這戰火紛飛的,一紙命令部隊就要開拔,未來生死未卜,難免給女兒帶來更大的失落與惆悵。

這些,都還不是最重要的。

更要命的是:風流倜儻的哥薩克騎兵上尉,會愛伊娃一輩子嗎?

此時的前帝俄炮兵司令,真如一個慈祥的父親,為伊娃而勤苦奔跑,盡心安排和思前想後。誰能想到,流落到中國的米沙,自己都是個名副其實的孤魂野鬼。

那是個可怕的風雪之夜。

那是個恐怖的崩潰之夜。

被逃亡的士兵潰潮般裹簇著匆忙逃命的米沙,甚至連家門都沒看見,就被後麵布爾什維克追擊的槍炮聲和烏啦聲,攆到中俄邊境。

而留在俄羅斯彼得堡的家小和財產,從此杳無音信,不知死活。

所以,一旦擁有了年僅十三歲的養女兒,潛伏在米沙心底所有的原始愛憐和感情,就奔放出來。

現在。故鄉遠離,寂寞天邊,在強烈的思鄉情結中,伊娃成了前帝俄炮兵司令唯一的親人和牽掛;盡管他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已經給養女兒安排得很不錯了。

可他依然心神不定。

總覺得自己似考慮不周,有什麼遣漏的地方,還需要彌補和關注。

伊娃的事兒剛辦好,鐵甲戰車又出了問題。

去年的任橋血戰,原有的“長江號”和“長城號”鐵甲車,連同車上的四百名白俄兵一起,灰飛煙滅,煙消雲散。

事後根據米沙的建議,張宗昌又撥款撥兵新建立了一列鐵甲車,名為“宗昌號”,交給米沙全權領導指揮。

可此時的米沙,心有餘,力不足

因招募不到凶悍的白俄兵,用優厚的雙餉待遇從中國兵中挑選組成的士兵,又難以擔任久居戰車之中艱苦作戰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