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章 征曹(1 / 1)

曹操在漢中失敗,大哥則選了個黃道吉日在萬眾矚目中自封漢中王,隨即犒賞三軍,又特別派使者給荊州帶來了很多賞賜。大哥的賞賜不隻有物質上的,我還得到了一個新的稱號——五虎大將之首。

五虎大將?自然是我、老三、子龍、小馬、老黃,聽起來好像一個樂隊組合。其實稱號這種東西,我一向是不在意的。所以麵對眾人的恭維,我一笑而過。在我心裏,稱號是個虛的東西,我需要的隻有實打實的榮譽。

使者傳達了軍師的指示。軍師希望我也出兵攻曹,占領襄陽、樊城。一旦將襄陽、樊城攻陷,意味著曹操的首都許昌就在我們眼前,我和大哥兩路會師的希望就大大增加了。想想荊州諸城,南方四郡中江夏、南郡和主城江陵都已在我手,隻有小部分無關大局的土地在東吳,唯有襄陽、樊城一直被曹仁死守,我也該把這套幾年沒拚齊的“荊州拚圖”抓緊完成了。

於是,我令廖化為先鋒,平兒為副將,準備人馬出征。可是糜芳、傅士仁臨出征前居然喝醉酒導致城門失火,氣得我差點殺了這兩個廢物。最後大家苦勸,我也懶得再看到這種人,就把他們派出去守別的城了。

曹仁這小子守城很有一套,不過麵對我的大軍,他居然衝動了一把!當然,我現場向他演繹了什麼叫“衝動的懲罰”。

曹仁的慘敗要歸結於他手下翟元、夏侯存這兩個年輕人。他們大概以為我老了,居然沒頭沒腦地跟一千多年後某些國家足球隊的人一樣,低著頭傻衝。結果自然是輕易中了我的埋伏,被我和平兒爺倆一刀一個砍了。吃了虧的曹仁想撤回去也已經來不及了,因為我早派廖化襲取了人馬不足的襄陽城。

我無比帥氣地攻下襄陽,正在誌得意滿。這時,當年由我提拔的基層幹部王甫提出:“關將軍,東吳呂蒙一直屯兵陸口,我看他不同於魯肅,常想吞並荊州。我們現在遠征,可不能忽視後防啊!”我自信地說:“我早有計劃,已派人沿江每隔二三十裏就設一個烽火台。隻要吳兵渡江,烽火台以煙火為信號,我馬上就回來解決了他們。”

王甫又提出:“糜芳、傅士仁守城的水平和他們的攻城水平弱得不相上下,必須再派一人總督荊州。”我思考再三,決定派能力較強的潘浚鎮守。此時,我早已忘記當年老周在酒館和我說過的話。老周不在身邊,王甫也勸道:“潘浚唯利是圖,不可任用。還是派趙累吧,老趙可靠些。”我笑道:“我難道還沒有看人的眼力嗎?還用你指教!你怎麼不說派你做總督呢!”

我的話真的很傷人,後來想想很對不起忠心直言的王甫。不過在當時,我已經因為自己連續出盡風頭,威震魏、吳兩國而衝昏了頭腦,哪裏還會考慮別人的感受。王甫怏怏退下。我下令眾將合力攻打樊城。

曹仁帶著敗兵退守樊城,一度又有個愣頭青叫呂常的出來想和我交流一下。但曹軍已經徹底被我征服了,仗還沒打先逃了一半。曹仁的小心靈實在受不了了,命人火速向曹操求救。如今已經受爵“魏王”(當然是逼著皇帝封的)的曹操與大哥不謀而合,也在不久前封了“五子良將”,據說是張遼、樂進、於禁、張郃、徐晃五人。張遼、樂進在忙著防守合肥,張郃還在撫慰自己前一段屢戰屢敗的心情,曹操隻好點於禁帶上精銳之師前來援助。

平兒很快帶來了新消息。於禁的大軍是曹操的特種兵,極其勇猛,先鋒大將是原西北馬家軍的部下龐德。當年馬家軍戰敗,他本和馬超一起投奔了漢中張魯,後來馬超進攻我們在路上被勸降,他卻陰差陽錯跟著張魯歸順了曹操。據說這小子很想和我過過招,這次來居然抬了口棺材,說是要不裝我,要不裝他。

我冷笑著聽完報告,看著眾將說:“怎麼最近又流行自戀了?什麼人都想和我比劃比劃,也不問問自己有沒有這個資格!龐德小兒找死,我去送他一程!”

正說著,士兵來報,說於禁和龐德已經在樊城附近安下營寨。顯然,於禁根本不準備回城加強防守,而是想直接在城外解決我們。龐德是個急性子,安好營就來討戰——我似乎已經聽見了遠處傳來的“問候”我家人的聲音。

在眾人的目光中,我傲然走出大帳,仿佛當年走出十八路諸侯大營溫酒斬華雄時一樣。陽光把我的影子映得好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