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雲隨風雨去(1)(2 / 3)

這句話也是實情,孟不覺稍稍心安了些。這才感覺有些口渴,捧著杯子喝進一口茶水。不想茶水很燙,舌頭好像都燙得卷了起來。張了張嘴,恨不得吐掉算了。不過孟不覺沒有這麼做,趕緊又將嘴巴閉緊,努力憋住,狠狠心,將熱茶吞下喉嚨。領導倒的茶水怎麼能吐掉呢?何況領導又不是給你倒的毒藥,就是毒藥,你也得喝下去呀。

熱茶是下了肚,淚水卻不爭氣地被燙了出來。顧局長此時已坐回到桌旁,見孟不覺眼眶潮濕,說:“你怎麼了?”孟不覺當然不能說是熱茶燙的,領導給你倒上熱茶,說明領導禮賢下士,對你熱情,並不是有意要燙你的,怪隻怪你口渴心切,等不及茶水散熱,就急忙往嘴裏灌。孟不覺反應還算快,忙掏出手絹,捂住眼睛,揉了揉,說:“可能是剛才進門時,一陣風吹來,將沙子吹進了眼裏。”

等到拿開手絹,眼裏的淚水已經不見。孟不覺笑望著顧局長,說:“扶貧工作已經結束,我剛從點上回來,顧局長有時間聽我彙報幾句吧。”顧局長說:“你的彙報我當然要聽。你下去前我就說過,扶貧工作幹出了成績,回來向我彙報。”孟不覺心生感激,領導還沒忘記當初的話。於是拿過包,取出在點上就挑好的彙報要點,開始彙報。

在人教處做副處長的時候,孟不覺經常要向處長和局裏分管領導彙報這彙報那的,在工作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彙報工作的水平也得到較大提高。所以這次扶貧工作,哪些該詳細彙報,哪些該簡單彙報,哪些該重點彙報,哪些隻需點到為止,其分寸掌握得恰到好處。顧局長也就聽得很專注,眼睛盯著孟不覺,不時還點點頭,或插上兩句。孟不覺受到鼓勵,思路更加清晰,也就彙報得更加有水平。

然而到了後來,顧局長的注意力有些不集中了。目光飄忽,不再專注地盯著孟不覺,而是老往窗外瞟。打了兩個哈欠,像是晚上沒睡好似的。兩隻手仿佛沒地方擱,一會兒在桌麵上彈彈,彈出噠噠噠的響聲,一會兒抓起杯子,舉到嘴邊,卻沒有喝水,又放回原處。孟不覺太了解顧局長,這可不是他的風格。他一向精力充沛,作風嚴謹,從來一是一,二是二。尤其是在下屬麵前,說話辦事,幹淨利落,從不含糊。孟不覺受到影響,彙報的興致沒有先前足了,長話短說,很快煞了尾。顧局長這才回過神來,說:“不錯不錯,扶貧工作做得很出色嘛,當初我可沒看錯人。”

這便是顧局長給孟不覺此次扶貧工作下的結論。然而孟不覺並不是僅僅來討這個結論的。現在回到局裏,是去人教處繼續上班,還是另有地方安排,顧局長總得給個說法。不想顧局長不置可否,依然是那幾句肯定和表揚的話。孟不覺摸不清領導的意圖,隻得站起身來,準備告辭。隻聽顧局長又說道:“你是人教處副處長,人教處歸李副局長分管,你看他有沒有空,還得向他彙報幾句。”

孟不覺有些詫異,想不到搞了半天,顧局長一腳將他踢給了李副局長。孟不覺不明不白,不知道問題是出在自己身上,還是另有原因。是不是局裏班子會有變動?想起顧局長不看報紙的看起了報紙,一張難得一笑的青臉有了笑容,破天荒給下屬倒起茶水來,聽彙報時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孟不覺便疑慮重重,百思不得其解。

出了局長室,孟不覺不知道是回人教處,還是這就去找李副局長。機關裏都是這樣,工作上如果先向副職領導彙報過,副職領導做不了主,提出還得向一把手彙報,那麼再去向一把手彙報,符合正常程序。現在倒了過來,已向一把手彙報過,還要向副手去彙報,哪裏來的這個道理?何況當初自己下去扶貧,並不是李副局長提的名,李副局長也沒有給他留過什麼話,怎麼去向他彙報呢?彙報又能彙出什麼名堂來呢?

心裏這麼想著,孟不覺還是去了李副局長辦公室。不想門是關著的,也不知李副局長去了哪裏。當然可以去問問局辦秘書,他們一般知道領導去向。或者幹脆掏出手機,直接撥李副局長的號碼。但孟不覺沒這麼做。領導如果沒事,肯定呆在辦公室,既然不在辦公室,肯定是在外麵辦事,領導正在辦事,你打擾領導,或弄到領導去向,追過去向他彙報扶貧工作,他肯定不會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