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雲隨風雨去(1)(1 / 3)

從老遠的鄉下扶貧回來,孟不覺就直奔辦公樓,去找顧局長彙報一年來的扶貧工作情況,同時也是向領導報到,自己已經歸隊。

孟不覺是去年這個時候,顧局長親自點將,讓他下去扶貧的。離開局裏前,顧局長還找他談話,要他在下麵好好幹,多為當地百姓謀利益,出了成績再回來向他彙報。顧局長並沒明說,出了成績領導才好提拔重用他,可弦外之音,還是聽得出來的。在人教處做了多年副處長,跟領導交道多,孟不覺了解領導的說話藝術。因此在那個叫做楊家村的扶貧點上的一年時間裏,孟不覺風裏來,雨裏去,組織村裏幹部群眾跑資金,要項目,修路架橋,改水辦學,確實沒少做實事,得到村裏百姓一致好評。離開楊家村時,楊村長和村上百姓感激孟不覺的恩德,又是送特產烏米,又是送錦旗,還放著鞭炮,將他送出五裏地。

沒有辜負領導的殷切期望,工作幹出了成績,孟不覺去找領導時,底氣就比較足。當然在人教處這樣的地方呆過,孟不覺也不是不知道,要想得到提拔和重用,僅有工作成績是很不夠的。可有成績絕對不是壞事,至少領導要為你說話,也多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那麼自己扶貧扶出了成績,是不是也會成為領導為你說話的理由呢?

走進局長室,隻見顧局長正在低頭翻看報紙。在孟不覺的印象中,顧局長從來就難得坐下來看會兒報紙。他是單位一把手,事務繁重,非看不可的材料和文件都看不過來,這些看不看都無礙工作大局的報紙,自然隻得扔到一邊。每次局辦秘書到局長室來收拾舊報紙,拿去給領導換茶葉錢,見顧局長桌上的報紙從沒動過,曾向辦公室主任提議,反正顧局長沒時間看報,下年局長室的報紙是否免訂算了,也好為局裏省一千多元錢。主任批評秘書道,局裏還在乎這一千多元小錢?給領導訂報紙,是讓領導享受相應待遇,並非僅僅訂給領導看的嘛。

不看報的顧局長看起報來了,估計不是閑來無事,而是在查找什麼重要資料。要不就是局裏或他本人有文章登在報上。現在時興表揚與自我表揚相結合,報紙上的文章多為表揚稿,這也是領導和群眾都不愛看報的原因之一,除非報上登了本單位或本人的表揚稿和自我表揚稿。孟不覺生怕影響顧局長看報,腳步放得很輕,像舞台上的雜技演員踩鋼絲一樣。但顧局長還是有所察覺,抬起頭來。見是孟不覺,顧局長那張不苟言笑的青臉浮起一絲笑意,說:“是不覺喲,幾時回來的?”

孟不覺很不適應顧局長的笑臉。在局裏工作多年,他好像從沒見顧局長笑過,尤其是在下屬麵前。領導的青臉見多了,自然就習慣了,有時甚至覺得那張青臉也有動人之處。現在這張青臉突然對你笑起來,確實讓人感覺不太舒服,覺得還是那張青臉好。要麼就是顧局長真在報上看到了局裏和自己的表揚稿。也可能碰到了別的什麼值得高興的事。比如兒子娶了媳婦,女兒考上了碩士研究生。比如局裏工作又上新台階,得到市委充分肯定。對啦,市政府即將換屆,顧局長可能已被內定為副市長人選。顧局長已快做滿兩屆局長,上屆局長任期快到的時候,就有傳言說他要升任副市長的,後來被另一個局裏的局長捷足先登,才落了空。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這一屆輪也該輪到顧局長了。孟不覺發自內心地替顧局長高興。他想自己下去扶貧是顧局長點的將,扶貧又扶出了成績,顧局長主政市政府之前,肯定會給自己一個妥善安排的。這也是機關慣例了,哪個領導高升前,不要提拔重用一批自己的人。

孟不覺這麼得意著的時候,顧局長拿出個一次性紙杯,給他倒了一杯熱茶。這回孟不覺更加不適應起來。從來隻有下屬給領導倒茶的理,幾時倒了過來,領導竟給下屬倒起茶來了?孟不覺從進機關第一天起,就開始給領導倒茶,先是給科長倒,倒上幾年,自己做了科長,便給處長副處長倒,等到自己也做了副處長,有了跟局領導接近的機會,便給局領導倒。給局領導倒茶這樣的好事其實並不多,隻有參加局務會,或陪領導外出,或領導到處裏來視察檢查工作,才可能有機會。就是有這樣的機會,你不見機而作,動作稍稍遲疑,機會就會從眼皮子底下溜走,被別人搶去。

今天倒好,自己沒來得及給顧局長倒茶,顧局長卻倒了茶,往自己手上遞了過來。孟不覺渾身都不自在起來,不知是接還是不接顧局長遞上的這杯茶,接吧,受之有愧,不接吧,又是不通情理。當然最後孟不覺還是紅著臉,伸出了雙手。隻是雙手不聽話似的,有些打戰,差點將顧局長遞上的杯子碰翻在地。好在及時穩住自己,才順利將杯子接了過來。同時內疚地說道:“怎麼能讓領導倒茶呢?這個禮都倒過來了。”顧局長說:“哪裏,你從鄉下扶貧回來,辛苦了,給你倒杯茶,也是應該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