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字這種活兒好像總是要一個人在夜黑風高的晚上才能做的。
一個星期,算是差不多休息好了,該補的覺都補上來了,剩下的,還有腿上摔過的傷(回來時在火車站進站口來了一次深刻的告別),最近出門,路人總是會不經意間盯著我的腿看一眼,看著看著,就化膿了。每個夏天,都是我的美腿的一次劫難,像小孩一樣,總是帶著傷和疼過完半個夏天,可是我並沒有蹦蹦跳跳啊!
此次出行依然一個人,習慣了也喜歡上這種不帶一絲情緒的獨自行走,看陌生的風景,體會陌生的風土人情。總有朋友開玩笑說我是因為期待偶遇才要一個人出去的。其實偶遇讓人覺得美好,在於“偶”,並不在於“遇”。之所以每一次遠行都有故事,是因為從未期待。朋友們總是對我在旅途中發生的故事更感興趣,而不是風景,人就是這樣,視覺的吸引力有時候顯得很遜色。
時間很趕,所以來回都是夜行,你不能體會大半夜一個人在陌生的小火車站轉車一等兩三個小時的心情,怕黑,怕太安靜,怕人太少,唯一敢去的地方是車站旁邊尚且營業的KFC。一大早到了目的地黃山,交通很不方便,從武漢到黃山沒有直達火車,以為到黃山火車站了就好了,沒想到車站到景區的班車居然不是按時發車,而是塞的塞不下了才走,還沒有專用車票。算了,不必為一點小事影響整個旅途的心情,擠就擠吧!
一兩個小時的功夫,終於在中午之前到了鼎鼎有名的黃山,略激動。山上霧大,看不到太多風景,但是爬山的感覺還是在的,所以盡管有點小遺憾,但也不至於失落。越往上爬霧越大,視線範圍越來越小,全身上下都是濕乎乎的,感覺到絲絲涼意,這真是如履仙境啊!在霧中前行的人們,就那樣永無止境地爬著,黃山歸來不看山,根本看不到山啊。哪哪兒都是人,很壯觀,各種表情,各種方言,各種感慨,越往上,看到越多的倦容。盡管不是第一次登山,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總是無法言表的激動和開心,並且每一次都不一樣。路上碰到很多挑山工,近距離的接觸和交流才知道他們的艱難,他們的工資不高,卻那麼累,看見他們挑著沉沉的擔子哼著山歌舉步維艱地緩緩移動著,有一種說不出的心酸。下山時人潮擁擠,根本由不得自己,四點開始下山,九點才坐上去山腳下的景區公交車。
果不其然有奇遇,其實他並不喜歡爬山,是在半路上看到我一個人,很驚訝,一路尾隨,我並不知道,快到山頂他突然開口跟我講話,並不是所謂搭訕,隻是站在我旁邊感慨一兩句,我不由得瞥了他一眼。白色襯衣,厚厚的鏡片,個子不高,看起來很紳士的樣子,他總是微笑著。
第二天,興致勃勃地準備坐車去宏村看看最古樸的徽派建築,居然被告知每天隻有三班車,車票已經全部售完,無奈之下選擇了——黑車。盡管身邊多了他,有些尷尬,更想一個人,但他執意想和我一起,也罷,一起看看,心曠神怡的感覺,久違的輕鬆與愜意。也許是因為我一直喜歡青瓦白牆的建築風格,這裏的建築,百看不厭,居民的生活很閑適,慢節奏中透露著現代人的小資情調。來到這裏,腦海中立馬出現江南小鎮的影子,有點類似,不過沒有江南特有的溫柔。村子裏有很多巷子,小路邊上都是小溝溝,有水流淌,清冽而清脆,偶爾有居民在邊上洗東西。宏村的夜沒有很安靜倒也不吵鬧,剛剛好,在宏村最浪漫的回憶該是那家記不起名字的咖啡館了吧!麵對一個半生不熟的人,我們談起了人生、文學、生活,咖啡館坐落在一條很深的巷子裏,裝修簡約不簡單,很有文化氣息,有一些書,像是私人的宅院,裏麵有一個庭院,種有一些花花草草,老板在外屋和別人談事情(乍一聽好像是文人之間該有的對話)。從咖啡館出來,小村莊已經變得十分寧靜,我在後來的日子裏很少再感受到那種寧靜和祥和。
和他終究也沒有續寫更多故事,但我仍感激,感激那個欣賞我的他,心疼我的他,感激那個認為我的出現在他生命中是奇跡的他,那個與我擦肩而過後久久無法釋懷的他,感激那個並沒有什麼文學天賦卻為我寫過很多詩的他,感激那個從我的世界路過的他。
回程是一個很倉促的過程。但無論怎樣,終歸是一次美好的行走,一個人,一座城,看陌生的風景,聽陌生的方言,認識陌生的人,體會陌生的風土人情,寫著陌生的故事。雙腳在大地上行走的同時,心也在感知那些陌生的東西。
201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