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4、戲如人生(1 / 1)

又去了一次濟南,這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其實人生的常態就是這樣,總會有很多東西不在預料之中,比如說,我不會想到還會再見到曾經一麵之緣的朋友,我不會想到很久以前一直想去的地方被列入了別人的旅遊計劃中,還願意捎上我,當然,也不會想到那邊的四月,似乎還沉浸在冬日的蕭瑟中。

第一次跟團遊,披星戴月,一路奔波,本不該是旅遊的正常節奏,至少我一直這樣認為,但也還不錯。總共十多個人,不多,也許是因為第一次跟團,這種大家庭一般的感覺讓我覺得很溫暖,這也讓我在即使每天早上四五點起床,晚上七八點歸來的情況下也不抱怨太多。我該是所有人中年紀最小的吧,他們侃侃而談那些曆史事件和時事政治時,我隻是安靜地聽。也是在這時才明白,我的談資還那麼少,那麼不懂政治,年輕人表麵上的憤世嫉俗原來那麼淺薄和無知。團隊中有一個不被人們注意的人,年紀約摸六七十歲,穿著整潔,不大愛說話,不帶相機不拍照。大家都是結伴而行,隻有他,一個人,我曾猜想著種種可能的原因,卻始終沒有問他,盡管他就坐在我的斜後方,我們也講過幾句話。那麼,他究竟為什麼那麼大年紀了一個人出來跟團呢?這一路,他是覺得辛苦,孤獨,還是開心呢?

此行的目的地是SX,我是在濟南和朋友們會麵然後從濟南出發。三天行程,滿滿的,從喬家大院到水塔醋業到平遙古城最後到五台山,這些地方,人也是滿滿的。在喬家大院看到的,全是碩大的宅子以及滿屋的金元寶,古時候的有錢人,亮瞎我們的雙眼啊!那些宅子還很講究,方位、風格等,我們都不懂。其實一直都想去平遙,真的去了,倒有些失望,原因不在於它本身,這地方,該是選一個安靜的時節,一個人騎著自行車拿著單反行走在每一條小巷中,安靜而悠閑地欣賞悠久的曆史。罷了,切身感受一次小長假中著名景區的人流,也算是一種體驗吧!很遺憾,沒有時間在平遙住一晚,這種地方,真該好好體驗的。同樣是古城,她和鳳凰古城、麗江古城不太一樣,並沒有青山綠水,也沒有很多酒吧咖啡館什麼的,很多就是居民,建築並未經過太多翻新改造,有些屋子已經破敗不堪,街邊上有很多賣當地特產的,太多,都不記得名字了。最讓我引起注意的是那些紅色的剪紙和窗花,心靈手巧的人們剪出各種各樣的剪紙,用繩子串起來飄在空中,雖是做點小生意,卻為古城帶來幾分詩意,人生第一次看到真正的窗花並近距離看別人剪。佛教聖地五台山上,沒有青山,沒有綠水,沒有險峰,被導遊忽悠著逛了幾個寺廟,燒了幾炷香拜了幾個佛,就這樣匆忙下山了,浪費了我特意為爬山買的一雙平底鞋,有點失望。所謂佛教聖地,被商業模式籠罩得讓人們有這樣一種無奈的感慨:這就是一燒錢的地兒。導遊會拚命地鼓吹燒香拜佛可以帶來多少多少好運,師傅們會拚命地拉著你去許願,去拜佛,那些佛像前都擺著像捐款箱一樣的箱子,不過美其名曰“功德箱”,給的錢越多,功德越大,許下的願望越可能實現,我看著人們將大把大把的一百元鈔票假裝神聖地投入那些功德箱裏,不禁搖頭。(還好,我很窮,沒有多餘的錢讓我糾結該怎麼花)

還是會有某些震撼人心的畫麵,見到虔誠的朝聖者,他們不給錢,隻是認真地朝拜,有一種拜法叫做五體投地,這是藏傳佛教中最誠摯的一種禮佛方式,又稱磕長頭。磕長頭時兩手合十,表示領會了佛的旨意和教誨,觸額、觸口、觸胸,表示身、語、意與佛相融,合為一體。磕頭朝聖的人五體投地,匍匐跪拜,將胸膛與大地貼近,把靈魂與天空相融。信仰者們認為在一生修行中,至少要磕十萬次長頭才算虔誠,每天從早到晚,大概三四個月的時間。當我看到有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在五台山的大白塔下麵虔誠地若無旁人地朝拜時,突然被深深地感動了,後來聽說她是一個居士。我來時她在,我走時,她依然在。有信仰,真好!也在那一瞬間,我特別想去XZ看看那些朝聖者們。

突然想起前些日子在武漢地鐵上認識一個老太太,八十多歲了,坐在我旁邊,或許太孤單吧,一坐下來就一見如故似的跟我聊起來了,她也是一個佛教徒,原是大學教授。一生走遍全國所有的佛教聖地,踏遍千山萬水去拜佛去修行,末了感慨一句:丫頭啊,人生最大的神該是自己的爹娘,最大的信仰莫過於孝順!

2014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