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太平洋大麵鏡之謎(7)(2 / 3)

相關的概念也出現在與聖城耶路撒冷有關的古代以色列國:

巴勒斯坦是地表上的中心之點,而聖城耶路撒冷則是巴勒斯坦的中心。神殿便坐落在耶路撒冷的中心。神殿中央擺放的,正是摩西的十誡約櫃。此城建造在位於地球中央的“開天辟地石”之上。

猶太傳說還提到,這塊“開天辟地石”乃是當以色列人民的祖先約伯夢到有名的“天梯”(與天地之聯結有關)時所睡的枕頭石。在夢醒之後:

他將石頭直立成柱,於其上倒下天賜予他的油。天神將塗了油的石柱沉入地心而成為地球的中心。而作為神殿中心的這塊聖石,其上刻有無法叫出的名字,當中的知識能讓人類成為超越自然與生死的聖哲。

一直以來,人們合理地推測,“開天辟地石”可能就是隕石。在舊約聖經的曆代誌和撒母爾記便提到“來自天上的火球擊中聖城耶路撒冷的祭壇”。由此不難想見它應是屬於隕石一類。

索爾茲伯裏平原上的巨石柱。巨石柱的旁邊豎立著著名的踵石,每年臨近6月22日的某一天早晨,如果站在這圈巨石中央,就會看到太陽正好從踵石後麵升起,因此也有人說,這座石陣是為大陽而造的。希臘戴爾菲神殿有名的“歐法洛斯石”應該是最為人熟知的隕石例子,當地在古代是最尊貴的風水中心。“歐法洛斯石”也和“本本石”與“開天辟地石”一樣,被認為是世界中心,也同樣都是自天際隕落。希臘神話中曾特別提及,“歐法洛斯石”被欲食其子(後來的天神宙斯)的時間之神克羅納斯所誤吞。宙斯長大後向克羅納斯報複,先命他將聖石吐出,再將他自天界放逐至宇宙的黑暗深淵。吐出的聖石正好掉落在世界中心——戴爾菲神殿。

戴爾菲神殿坐落在帕納瑟斯山斜坡上,當地是一處美麗河穀,可眺望哥林斯灣。供奉在殿中的“歐法洛斯石”,外觀呈陽具狀,也略帶圓錐形。我們並未看到原石的真貌,隻見到在後亞曆山大王時期的複製品。石頭表麵上刻有錯綜複雜浮雕,考古學家將之形容為某種類型的網。就和複活節島上的蜘蛛網狀道路一般,石頭上的浮雕也無從找出起點和終點。

希臘傳說中的“歐法洛斯石”與鳥類有密切關聯。這一點並不令人意外,因為古希臘的占卜師便是靠觀察鳥類飛行作成預言。傳說在“歐法洛斯石”上有兩隻金鷹的刻像,以紀念天神宙斯曾在地球兩端釋放兩隻金鷹讓它們朝向地球中心會合——即戴爾菲神殿的位置。

照這個傳說看來,既然兩隻鳥同時自東西兩邊麵向而飛,那麼所形成的路徑應是一個沿著地表的半圓弧形,也可以說是緯度線。經過曆史學家李維歐·卡圖洛·史戴齊尼所證實:照古代的圖解方法,這兩隻鳥(有時也被描繪成鴿子或老鷹)其實就是子午線和緯度線的標準象征。史戴齊尼也特別指出,“歐法洛斯石”上的網狀雕刻也是為了表達子午線和緯度線的概念。

戴爾菲神殿和吳哥窟中的巴陽寺,二者都代表世界中心。貝赫那·葛洛斯耶就會將巴陽寺形容為“吳哥窟宇宙縮影中的歐法洛斯石”。在歐西裏斯神(方位與平衡之神,亦為地獄第五屆“索卡國度”的統治者)化身為索卡神統治下的埃及的基沙/海裏歐波裏斯聖域也具有相同意義。

在古埃及《冥府之書》一書中,點出索卡國度的特征乃是有兩隻鳥棲息於歐法洛斯石上。此塊歐法洛斯石的存在實證,曾由美國考古學家C.A.萊斯勒於上埃及的卡納克神殿中挖掘出來。證實了希臘神話中所提到“穿梭於卡納克神殿和戴爾菲神殿間的鴿子”的存在。和史戴齊尼共同合作的學者彼得·湯普金斯與重要考古研究著作《在世界中心》(AttheCentreoftheWorld)的作者約翰·麥可,二人都提出過有力證據,證明這些所謂的古代世界中心曾一度存在於地球上,彼此間有著經常性聯係:

巨石柱圈由於古埃及擁有先進的測地和地理科學,讓它成為當時世界中的測地中心。其他國家在神殿和國都位置的規劃上,都是以埃及為“零度子午線”。這些國都包括寧羅、撒地斯、蘇薩、坡賽裏斯,甚至很明顯地還包括了中國古都安陽。由這些國都每一個兼具政治和世界地理中心特性,因此在該地都擺放了一塊象征性的歐法洛斯石,代表了自赤道至北極的北半球,再輔以子午線和緯度線,便可以得知其他地理中的方位和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