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論戰的,善與惡(2 / 2)

沈清明道:“道德隻是人們用來約束他人的工具而已,並非是萬事不變的標杆。隨著時代的變化道德的尺度也在改變,難道善與惡的尺度也在跟著改變嗎?”

沈清明選擇在這裏發起進攻,試圖將辯論的中心從人性轉移到道德這個龐大而虛擬的概念上,一旦進入這個領域,那就可以任自己隨意定義道德了。

“如果道德是從惡上麵生長出來的話,就必須有一神一樣的組織監督著每個人的行動確保他們履行道德使命。如果人性本惡,沒有一個人會心甘情願地遵守道德規約。”公孫長一頓,“但是這個世界上麵盡管惡行重重,但是你依舊不能否認,世界上的確有利他之舉。沈清明,你敢自己從沒有過一次利他不利己的舉動嗎?”

公孫長的攻擊直接有力,根本沒有向道德的邊緣靠攏。而是直接直撲問題核心。並且還質問了沈清明人身,如果不能妥善處理這個問題,這第一場論戰很可能就此結束。

這個問題不好處理,如果回答沒有,必然會失信於裁判。如果回答有,則落入了公孫長的圈套。

沈清明沉吟片刻之後:“不,你犯了一個錯誤。我們在討論的是人性的本質,你所舉的例子都是在人受到社會影響之下的行為,而不是本質。我的善舉是後養成的,而不是先自己覺悟的。你的論點存在根本的錯誤。”

公孫長聽後露出欣慰的笑容,:“你也不是那麼差勁嗎。”

沈清明心裏清楚,自己剛才的對話隻能勉強抵擋住公孫的進攻,現在的進攻權還是牢牢的握在公孫長手中。

公孫長再次攻擊:“不知道你聽沒聽過良心未泯這句話。假如善沒有存在於心中的話,有怎麼會發現善良本質的機會呢?”

他的攻擊疲軟了!

沈清明雙眼一亮,指著公孫長:“善人同樣有惡心,這不是也明惡的本質也在人的心中嗎?你的發言根本站不住腳!不管是善人還是惡人,他們都是人,而人的本質是由社會性和自然性決定的。這個關於人本質的概念,你有什麼異議嗎?”

“有!”公孫長隨後搖搖頭,“不,沒有。”

沈清明反擊:“自然性是人的本能和欲望構成的,也就是打娘胎裏出來的性。社會性是通過於社會,於人之間的交流而領悟的,在後認知的。本能和欲望,正是惡的起源,隻有控製本能和欲望,做到有所節製,才是善的起源。”

公孫長同樣反擊:“本能和欲望,可不盡然是惡。本能是人類求活的最關鍵因素,是刻在基因裏麵的記憶,失去了本能,人和植物動物有何區別?欲望,同樣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動力,先民想吃熟肉,有了這欲望才走出了操控火焰的第一步。人想要飛上空,才有了萊特兄弟的試驗,走出了通往空的第一步。你能走出第一步的欲望就是罪惡嗎?”

數次言語之間,兩個人完成了第一輪的較量,雙方旗鼓相當沒有找出明顯的破綻。兩個人就像是鬥獸一樣,站在高台上相互對視,尋找著下次出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