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還是由公孫長率先發言,他:“魚兒會遊泳,鳥兒會飛翔,這是因為他們的性之中有如此本性。那麼人為什麼要被教育去做善事做善人呢?就是因為我們相信人的本性中有善性。如果人性之中沒有善良,那怎麼能被啟蒙明白什麼是善良什麼是邪惡呢?就算如果本性是惡,那到底誰來教我們做好人呢,是本質邪惡的人來教我們如何成為善良的人嗎?他們為什麼要教我們呢?他們到底有什麼動機?我們能夠信任他嗎?你會懷疑你的父母老師,教你與人為善是對你有所圖謀嗎?同樣,人的社會屬性,為什麼就是後的,不是本性?人的社會屬性就是人可以被教,人有善根,人有善端,那這不就是人的本性了?”
沈清明開心的笑了,:“看來先攻也不是什麼時候都合適啊?”
“誰讓我是先攻的一方呢?”公孫無奈的歎氣,“隻能見招拆招了。”
論戰與鬥毆還是有不少區別的,打鬥的過程中先攻的一方可以一直保持先手優勢,而論戰不是這麼簡單,每個人都要按照輪次發言,換句話,進攻方如果言辭犀利就可以壓製對手喘不上氣還擊,如果攻擊無力,就會讓對手在防禦的同時找到還嘴的機會,導致雙方攻守異位。這次公孫的發言力道不足,正是扭轉局勢的好機會。
“大錯特錯啊公孫,即使是人被教育要去做善事當好人,還是會做壞事的。這幾十年以來,公孫你就沒有做過一件壞事嗎?在善的環境下成長,在善的教育下生活,每個人卻都或多或少的有惡的行徑,這不正是人性本惡的重要論據嗎?”沈清明誇張的搖起手指,一副高高在上的語氣,“你惡都是從外界影響而來的,但是如果雞蛋沒有縫的話,蒼蠅會去叮它嗎?所以惡還是有內部原因的。人類文明的起源不是從道德誕生的時候開始算起來的,而是從法律出現的時候開始算起的。隻有暴力的法律才能約束人的本惡。沒有法律隻有道德的社會,一個沒有抑製人的本惡的社會,是注定會覆滅的。”
剛才的反擊,十分強力。不僅完成的邏輯上麵的反擊,還照用了公孫長剛才的人身攻擊式提問照樣卡住了公孫長的要害。無論他怎麼回答都是自找苦吃。
公孫陷入了沉默,沈清明偷偷數了快一分鍾。他才發言:“你的人類文明起源隻不過是你的假設,根本沒有任何依據,我不會去回答這種沒有定式的答案。我還要問你,你一口咬定人性本惡,那麼這個世界上為什麼還會有善行發生?”
沈清明聳肩,臉上憋不住的竊笑。論戰的本質就不是服對手乖乖投降,而是爭取裁判的認可。
到這個裁判沈清明擔憂的想,心之絕地真的有人類一樣的情緒嗎?
暫且放下這個不管,這個問題隻要沒有從邏輯上麵被正麵解決,就會埋在裁判的心底成為加分項,成為擊敗人性本善的重要手段。
沈清明義正言辭道:“後的教化,使人向善。認識到人性本惡,並不是一件恥辱的事情,就像認識到我們的祖先是東非的猴子一樣。真正應該反省的,是麵對著真理,卻不敢去正視它。我們社會的進步之旅,正是不斷麵對自己缺陷改進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