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1 / 2)

羽流溪對於五行的領悟必然也與石三萬相同,就看羽流溪能不能把石轉智沒有領悟的第七篇手劄參悟出來,那對於玄支下院來說絕對是天大的喜事。

五天之後羽流溪疲地得睜開眼睛,這次不是尋劍或者覓心在等待,而是七劍和八難親自守候。上一次羽流溪醒來沒有等待他們兩個就再次陷入沉思,讓七劍和八難追回不迭,他們索性取代了弟子的任務,自己承擔起來。

十幾天的苦苦思索,讓羽流溪消瘦了許多,雙眼也有淡淡的血絲,八難見到羽流溪結束了沉思,他興衝衝地問道:“這次有什麼體會?”

一旁的七劍則麻利地取出石轉智的手劄,準備核對羽流溪這次的體會與石轉智是不是還一樣。

羽流溪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涼茶,滋潤幹涸的嗓子說道:“我很迷惑。”

七劍和八難異口同聲地問道:“什麼意思?”

羽流溪敲打著自己的膝蓋說道:“水中生魂,金中生魄,魂魄凝然,交結百寶,名為金液還丹。假法象而采取太陰之精,設鼎器而誘會大陽之氣,使歸神室,混混相交,蘖產無窮。”

七劍和八難以為羽流溪沒有明白這段話的意思,他們正要把自己的心得說出來,羽流溪掌心出現了一團天一生水說道:“如果說金液還丹,那麼天一生水就是金液,以生命金屬滋養天一生水的種子,源源不斷,生生不息,可是……”

羽流溪的“可是”停頓了,另一部分來自雲夢山的功訣湧入羽流溪的腦海,那是雲夢山的不傳之秘,羽流溪以前一知半解,現在參照《玄支寶典》,羽流溪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和理解。

“奼女捉烏,以吞玉兔。嬰兒驅兔,以吸金烏。烏是神,神是火,火屬心。兔乃氣,氣是藥,藥屬身。身心是火也是藥,采時謂之藥,煉時謂之火,以火煉藥而成丹,以神禦氣而成道……”

羽流溪雙眼茫然地看著前方良久,七劍和八難摒住呼吸靜靜地等待著,良久羽流溪終於說道:“運氣,絕對是運氣。”

心癢難耐的八難急忙問道:“小三,得到了什麼體會?”

羽流溪心有餘悸地說道:“我以前曾經想過放棄天一生水,轉而修行五行之木,領悟之後再次放棄,然後修行五行之火,爭取把五行按照順序全部修行一遍,這樣才可以真正體會五行的奧妙,到了最後甚至可以做到五行合運。”

七劍的目光在手劄和羽流溪身上來回逡巡說道:“當年的石太祖師爺達到了五行合運的至高境界,你這個觀點絕對正確,與手劄上的五行心得不謀而合。”

羽流溪搖頭說道:“不正確,如果真的那樣做了,我就會走一條彎路,甚至是絕路。”

七劍和八難原本驚喜地認為羽流溪接二連三的和石轉智的觀點一致,誰能想到羽流溪這次有了不同的看法。

羽流溪在空中虛劃了一個圓說道:“修行上的圓這是錯的。”

七劍和八難同時搖頭,他們認為羽流溪這個說法才是錯的,圓是這個世上最完美的圖形,對於修行的人來說也是最重要的基礎。

修行的人認為人自身成一天地,這是一個圓,外界的世界是一個大天地,是一個大圓。小天地和大天地相互呼應,才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現在羽流溪說修行上的個圓是錯的,指的就是這個。

羽流溪認真地說道:“山必有缺,才顯棱角崢嶸。人必有缺,才能吐故納新。一個物理學家說這個世界的本質是一段不閉合的弦物質,閉合的世界從來沒有出現過,以前沒有,現在沒有,今後也沒有,這段話我認為是對的。

真正掌握五行之力,掌握相生的兩個足夠了,我掌握了金和水,現在我才知道有多麼的幸運,險些就誤入歧途,多虧了《玄支寶典》,幸甚。”

七劍慢吞吞的說道:“你不怕故步自封?”

八難用力地點頭,當年的石轉智以大能力達到了五行合運,成為玄支下院曠古絕今的大宗師,羽流溪卻說他錯了,七劍和八難自然不服氣。

羽流溪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反問道:“人必有缺,前輩可知道這世上無論多大的湖泊與海洋,必須有活水源源不斷的湧入才能充滿生機。人若達到了不假外求的境地,也就達到了止步的地方,再也無法前進,那才是真正的故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