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後記(1 / 1)

很多年以來,我根據自己上大學的經曆,一直在斷斷續續地寫一些高校生活題材的中、短篇小說。出於一種朦朧的計劃,這些小說中的事件所發生的地點,我一律都冠以了東方大學,以便有一天將它們連綴成一個關於東方大學的長篇故事。東方大學當然是一所虛構的高等學府。虛構的目的僅僅是為現實舞台提供一種文化背景。在這背景前麵,活動著現實杓各色人等,各色人等的現念和行為,以及這些現念和行為的相互對立、糾結、嫿變和耘彙,以及由這一切演繹出來的故事。這些敵事各具相對獨立性。連綴它們的,除了共同的文化背景之外,還有故事中的人物所夬同麵對的社會和人生命題。縈繞在所有這些現實生存命題的交響之間的,是一個飄蕩的、閃爍妗、回旋的形而上的主題,即人的精神歸宿。這也一直是長期困擾我本人的一個主題。這即是我為這部長篇結構找到的唯一的、可能是極脆弱的一條綱繩。好在完全拋棄古興小說藝術倚節構思的方法,用一係列情節上不相連賈的中、短篇故事組成長篇的作法,在我之前已有許多大師成功地做過。這使我獲得一種信心,相信讀者不會僅僅。為結構方式的非規範化而排斥這部也許不盡成熟旳作品。

文中有的引文直接沿用了我的兒位世居深山的朋友已發表過的紀實文學,借此表達對他;改變沉重命運的深深的祈願。

作者

一九九二年六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