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百零五年校慶(1)(1 / 2)

在知識分子中間做事是很有些難的。知識分子有很多特點,好的、不太好的、壞的、很壞的特點,都有。喜歡議論,就是說不清好還是不太好、還是壞甚至很壞的特點之一。七嘴八舌的君子永遠不嫌少;七手八腳的小人永遠不嫌多。什麼事情出來,都難免引起他們品頭評足,縱橫捭闔、海闊天空,上下五千年。而且持論各異,門派林立,十個人可以打出九種旃號,競相頏頡,難得妥協。一樁莕舉,可以被貶得一無是處,一件瑣事又可以被誇張得驚世駭俗。

東大的百零五年校慶,一開始就遇到了這樣的麻煩。

東大的前身是淸末洋務派開辦的一所工科學堂。至民國年間,幾位近代史上著名的大學者從海外學成歸來,本著教育救國的願望,上書國民政府獲準,將先前的科學堂擴建為國立大學。由當時的國咼黨總裁蔣介石親筆題寫了校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更名為東方大學。規模數倍擴大,先前的水利、地質、測給、術等專業係科自成體係,分立出去,成為獨立學院。東方大學作為東方哈佛的聲譽,已日漸為世界所接受。僅以此論,東大每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並不是什麼過分的事。但是反對的意見也很有力:東大百年校慶,盛極一時,轟動海內外,至今僅時隔五年,餘溫猶在,墨跡未幹,又來校慶,豈不是勞命傷財,典型的形式主義。

提出東大百零五年校慶計劃的是梁守一先生本人,亦即是現任東大第一副校長本人。東大前任校長螢敦頤任屆期滿,不再留任(文件上說,其不再留任的原因是任屆期滿,自然難以成立。因為倘不是出於其他考慮,董敦頤至少還可以連任一屆的),校長職位暫時空缺。提拔前中文係主任梁守一為東大第一副校長,其實也就司的是校長之職。梁守一因其主政中文係以來的出色表現獲得上下內外、男女老少一致的好評。治理才能之外,他本人近年來也陸續有多部著述出版麵世,在海內外學術界引起反響。梁守一在知天命之年進人自己事業的鼎盛期,又正恰逢其時,多方麵的才華如浦泉般發揮出來。與學術上的建樹的同時,他在校治上的建議和計劃更是層出不窮。如果把所有那些建議和計劃統統付諸實拖,足可以重建一個肚界。這並不等於說梁守一是一個誇誇其談、華而不實的那一類清談家,洽恰相反,他的許多想法一旦落實,都是可以立見成效的。

在甜心地聽取了各種各樣的意見之後,梁守一在校長辦公會上好像什麼意見也沒有聽過似地以一種例行公事的刻板吻宣布:

東大巨零五年校慶如期舉行。

他的身上已經有了一種強烈的、有力的東西,那就是他的不自覺的權威神態。他本來想作些解釋的,但後來又覺得沒有必要。任何解釋都是可以造遇到同那解釋一樣有說服力的辯駁的。積這幾年的經驗,他悟出了一條極重要的政治哲理,在中國做事,不妨不說先敗,做出了實效,中國人的實用理性自然就會沉默。

按照梁守一的計劃,這次校慶活動的邀請重點不在海內外的學界巨頭,而在。前正活躍於中國政界、工商企業界的東大學子身上。

社會是一個母體,東大便是母體腹中的嬰兒。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加強又不斷擴大能夠從母體獲取最大限度養料的紐帶,梁守一這比喻是一點也不空洞抽象的。上任第一副校長之後,他連續抓了幾件大事,都大見了成效。其中一件是抓了東大的印刷廠,出了一個選題,讓他們組織出版一套叢書,內容是企業的報告文學,一本書寫一個企業,實際是寫廠史,同時又具有廣告憊義。出版社方麵,則從企業獲得一筆數證適當的出版基金。叢書由經濟管理係主編,讓省政府的經濟委員會聯名,請主管經委的一位副省長同經委主任和係主任分別擔任正、副主編。陣容很強的作者隊伍是現成的,以中文係作家班曉雨牽頭,自願參加的那一班學員為骨幹,再在全校師生中廣為發動。首批選擇的企業是那些有東大畢業學生掌權的單位。預先作了調查,這樣的單位屬於國家級的大、中型企業也所在多有。

計劃進行得相當順利,當年,東方大學出版社從這套叢書中獲得的出版基金就超過了百萬元。

這次校慶之所以有必要舉行,還因為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為香港的梁老板梢贈的那拖禮堂交付使用掲幕。掲幕之後,將在禮堂舉行的第一個活動便是向梁老板授東大名譽敎叉證書。被董敦頤變相擱迓起來的關於聘請梁老板為東大名譽教授的動議,在梁守一上任笫一副校長之後,雖幾經爭論I終獲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