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畫符之道(2 / 3)

畫符畢,將筆尖朝上,筆頭朝下,以全身之精力貫注於筆頭,用筆頭撞符紙三次,然後用金剛劍指敕符,敕時手指用力,表現出一種神力已依附到符上的威嚴感,最後將已畫好的符紙,提起繞過爐煙三次,如此這般,畫符儀式才算完畢。

畫符的材料一般都有嚴格的規定;畫符一定要專攻,什麼樣的符都可能材料不同,道士尤以朱砂居多。之所以多用朱砂,在於以為朱砂有鎮邪作用。符的載體用桃木板最多,因為古代多以為桃木有極強的驅趕魔邪之神力。

其次有木板,石頭哦,布料,和黃紙等。另外,布、絹絲的使用也很普遍。

符的載體不同,使用方法也就不同。木料符一般是掛或釘於某處,或燒成灰和上水吞下;石料和磚料的一般是埋於地下最有效;紙料布料的,有的佩戴於身,有的燒成灰與水一起吞服,還有的紙符或布符還須書寫兩份,既要吞食,又須張貼。

比如日得病者所用的祛病符。用朱筆黃紙書寫,書時叩齒三次,含一口淨水向東方噴出。邊寫邊念祛病咒語:赫赫陽陽,日出東方,黑乎乎,吾敕此符,普掃不祥。口吐三昧之)服飛門邑之光,捉怪使天蓬力士破疾用穢跡金剛降伏妖怪,化為吉祥。用燒成灰吞食一份,貼在門上一份。

畫符的方法一般是用筆將朱砂水或墨汁畫於木板、石塊、葉、紙、布或絹絲上,除此之外,還有幾種特殊的畫符法值得一提。

第一是舌尖書符,舌尖書符不同於筆書。筆書是以毛筆書寫,舌書則是以舌當筆直接書寫。

之所以用舌尖書符,是因為舌尖所書之符有很強的“鎮”的作用。由於舌代表心,心在五行中為火,書符所用之朱砂也近於火,猶如夜晚在森林中點起篝火,野獸則不敢近前麵之理而“避邪”,西北為乾,乾為天,“元始”之“天”氣就更有威懾力量。

第二是以手世的虛化,這種符並不要寫畫到什麼物體上去,其關鍵是畫符動作的講究,所以在動作要求上極為複雜嚴格。這種符篆的目的不是長期的防禦性的,而是在緊急情況中要求立即見效,所以符體的重要性遠不如畫符動作。由於符體沒有長期存在的必要,所以隻以手指空中比畫即可。這種以手指憑空虛寫虛畫之符的典型是治鯁符。

如骨頭等卡在喉嚨裏,在這種危急情況下,才可能把符寫出貼在那裏等候治療,“神力”隻能在畫符動作中施放出來,動作一經完成,治療也便結束。

這幾符的一般畫法很講究,用半碗淨水,左手五名指和大指屈於掌心,托起水碗。右手大拇指壓無名指和小指屈於掌心之中,隻伸直中指和食指,向著靈氣充足的一麵吸一口氣,再吹入碗中,然後用右手中指和食指在碗中水麵寫符。一邊寫一邊念咒語:此碗水化如東洋大海,喉嚨化如萬丈深潭,九龍入洞。吾奉:尼瑪老君急急如律大令。

寫完後將半碗水一口氣喝下肚子。鯁等吞下之後,還要用化骨符,消化骨頭,用消稻麥芒及稻麥鯁符消化稻麥芒鯁。化骨符的畫法是:左手屈無名指和小指,托水碗,右手拿筷子向碗中水麵虛畫此符,然後麵對太陽喝下,據說骨頭很便會消化。

消稻麥芒及稻麥鯁符的畫法是:右手在地上寫“車車車”,用左腳踩住,再寫“犇”,用右腳踩住。左手屈中指和無名指托水碗,右手向水麵寫符,邊寫邊念咒語“雷擊水”。寫完後一口氣把水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