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3 / 3)

思想單純的詩人藝術家,在這一時不能理解的現實麵前迷惘了“為祖國燒得發顫的心”似被潑上了冷水。美術宣傳此刻不過是可有可無的點綴了。藝術家的一腔熱情、滿懷希望感到落空了!他覺著這裏不是“美的所在”。

他要離去!

唐一禾又一次與先生道別。聞一多先生問他:“你還留下嗎?”

他答:“無論去留,我都不會睡著,請先生放心。”

17

1927年的春夏,對於那一場大革命來說,無疑是一個災難性的季節。

災難來自“革命”營壘內部的分裂。

這個營壘本來就不牢固,各色人等懷抱不同的目的,分裂就在所難免了。

首先是傳來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的消息。人們震驚了!旋即國民政府同廣大工農群眾在共產黨和國民黨左派的領導下,掀起了洶湧的反蔣怒潮。4月23日,武漢舉行30萬人的討蔣大會和示威遊行。但接著發生武漢政府所轄獨立十四師師長夏鬥寅率部叛變一事。5月19日,武漢三鎮在閱馬場舉行50萬人討夏群眾大會。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後,又勾結其他軍閥,聯合封鎖和圍攻武漢國民政府。武漢麵臨嚴峻的形勢。

那是一些群情激奮的日子,但也是緊張、充滿危急氣氛的日子。各種消息、各種傳言和各路告急紛至遝來;麵對時勢,人們有著各種不同的觀點、不同的立場、不同的態度;黨派之間、黨派內部不同派別之間,也在矛盾著、爭論著、對峙著、分化著。

有人在奮鬥、有人在猶豫,有人在退怯,有人在觀望。

也有人在策劃著陰謀……

在這樣的日子裏,最擔驚受怕的是母親們。

趙喜齡便是這樣的一位母親。武漢被封鎖圍攻後,經濟變得十分困難,物資匱乏,要操持一大家人的生活已十分不易。但最讓她擔心的是兒女們。老大義精忙學校的事情整天不著家,回到家裏也常常眉頭緊蹙,因為經濟拮據,全校人的生計也成為老大難的問題。老二小舟和老五一禾在革命軍中,風雲變幻,戰事紛紜,局勢莫測,最讓人放心不下了。老六義貞事情最多了,除了當學校的教務主任,還忙著發動群眾援軍參加討蔣宣傳,組織示威遊行,等等,忙得連人也瘦了一圈。當母親的心疼她,卻難得見上她一麵,一個多月來,隻在她過江來參加討蔣大會後,才回家過一次。

兒女們大都卷入大革命的浪潮中去了。老四義為也似乎不甘落後,在八鋪街的火神小學辦起了民眾夜校,說是要宣傳民眾,動員大家夥起來開展反蔣鬥爭。

局勢變幻莫測,兒女們卻照樣忙得不可開交,似乎顧不得母親的惶然不安心情。於是母親隻能暗自歎息,在忐忑中過著日子。

可怕的事情終於發生了。

7月15日,汪精衛集團在武漢發動了反革命政變。駐紮在武漢的胡宗鐸、陶鈞對共產黨人、共青團員和革命群眾下了毒手,進行大屠殺。關於這次大屠殺,中國現代史書都有記載,其狀慘不忍睹。劊子手氣焰十分囂張,叫喊道:“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走一個”。正因為如此,所以有的七八歲的小孩也成為他們殺戮的對象。昔日革命群眾開大會的閱馬場,如今成了堆放屍體的地方,刹那間,這裏屍積如山,血流成河……

白色恐怖籠罩著大武漢。

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了。

在這場大屠殺中,唐家兄妹們都幸免於難。現在無法知道他們是怎樣逃過這場劫難的,用母親的話來說,是因為“命大”。但可以想象,做母親的,度過了怎樣一些膽戰心驚、極度恐懼的日子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