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對於這種新奇的學習方式不怎麼認同,任樂山催促著:“請大家快點按小組坐好,我們有很多任務要完成呢。”
他見學生們都不想動彈,就走下講台親自指揮:“來,你們六個坐到一起,對,拿著課本坐到一起來,你們六個,對,是你們六個,還有你們這六個……”
學生們一組一組地坐好了,任樂山來到最後六個人麵前,蘭夢悠和上官嘉喻,還有另外四個學生,石瑞峰、岑柔、蕭耿、鄧迎玲分到了一組。
那些同組的(臭味相投)的學生很快就開始竊竊私語了。
任樂山既然(決計)用小組學習的方法上課,對出現的問題就有相應的對策,他一向認為老師是課堂的引導者,幫助學生(撥雲見日),解決疑難,而非全包全攬,代替學生思考。
他不像某些老師,一見到學生竊竊私語就(無明火起),他不喜歡因為小事責罵學生,因為每次罵完別人自己心裏反而(空落落)的不好受,也許這種管理學生的方式為其他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所詬病,但他還是不喜歡(如狼牧羊)式的管班方法。身為班主任,有教育學生的權力,他還是盡量避免(出口傷人)。他寧願(拋卻)老師的身份,以朋友的身份,和這些孩子們進行交流。
任樂山將《沁園春·長沙》的學習任務通過多媒體投影展示出來,第一個任務就是八個小組分別派一名組員背誦這首詞,進行比賽,第一組當然選擇了左經緯,最後一組蘭夢悠這裏,除了上官嘉喻一臉無所謂的樣子,其他人都是滿麵愁容,麵麵相覷。
其中一個身形壯實,頭發(蓬鬆)的男生蕭耿看了看蘭夢悠,笑嘻嘻說:“蘭夢悠背得很熟,代表咱們組出賽吧。”
大家的目光都投向蘭夢悠,當然除了上官嘉喻。
蘭夢悠沒想到會被提名,有些遲疑,說:“我?”
岑柔好奇地問:“蕭耿,你怎麼知道蘭夢悠背得很熟?你考過她嗎?”
蕭耿頓時結巴起來,說:“我,我就是無意中聽她很通順地把全詞都背下來了,讓她出賽應該沒錯的。”
石瑞峰、鄧迎玲睜大了眼睛,異口同聲說:“真的?”
蕭耿看向蘭夢悠,鼓勵地說:“蘭夢悠,你背吧,肯定能背好的。”
蘭夢悠在這個班裏,第一次聽到了鼓勵的聲音,而這個蕭耿,之前根本沒和自己說過一句話,居然知道自己能背下全詞的事,她心裏湧上一絲感動。為了這種感動,她也決定為小組進行第一次出征!
左經緯很順利地完成了任務,接下來的六組派出的代表背誦得也是慷慨豪邁,激越流暢。
輪到蘭夢悠了,她倏地站起來,任樂山看到是她,心裏想,這個蘭夢悠倒是有幾分(歪才),若是能對學習感興趣了,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也是很有可能的事。
蘭夢悠輕咳了一聲,放聲朗誦著:
“沁園春·長沙作者毛主席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
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
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
誰主沉浮?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
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
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
浪遏飛舟?”
她朗誦得感情充沛,節奏鮮明,把整首詞的意境都通過朗誦展現了出來,雖然音色並不是特別出眾,但是憑著對詞意的正確理解,朗讀得也是恰到好處。
蕭耿含笑地望著她,他就知道,她肯定會很好地完成這次任務的。朗誦完畢,蘭夢悠輕籲了口氣,坐下來,看見蕭耿向她伸出的大拇指。
第一項任務完成得不錯,接下來第二項、第三項任務班裏的學生們也都在互相討論中解決了。
任樂山課堂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生們中間度過,和學生一起討論,解決疑難。看到有走神的學生,就及時加以提醒。
他的語文課堂,基本形式就是小組學習,老師提供問題,學生討論解決,老師加以總結。
他注意到班裏有幾個學生對小組學習的方式不很感興趣,包括第一組的左經緯和第八組的上官嘉喻。他們都是低頭做自己的事,不參與小組討論。
他做了最後的總結,下課鈴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