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2 / 3)

雖然經曆著不再相同的生活,夏瑞漫的出國並沒有讓兩人疏遠,因為如果有一個人想要留在你的世界裏,那麼他一定會找到方法的。

夏瑞漫拖著一個高過她腰的行李箱,背上背著淺灰色的旅遊雙肩包,肩上還跨了個小手提袋,繞了幾個大圈,向兩個大嬸、一個帥哥手腳並用地問了路後,終於從學校北邊的地鐵站走到了學校南邊的宿舍樓。因為建在市中心的緣故,WoodlandsSchool的校園並不大,但夏瑞漫竟然也足足走了半個多小時。

在夏瑞漫考上Woodlands之前,夏媽媽並不知道有這麼個學校,當然這也很正常,英國的學校大家隻聽過牛津、劍橋,美國的大學也隻有哈佛、耶魯被人熟知。夏媽媽一見學校的名字就緊張了,她雖然英語水平不高,但School和University這兩個單詞還是背過的。她趕緊把夏瑞漫拉過來問,你不會是報了個高中吧。夏爸爸一聽就笑老婆沒見識,他以前有個叫張展的同事的兒子也是WoodlandsSchool畢業的,加上那個同事總是提這個學校怎麼怎麼好,所以對這個學校印象深刻。剛開始他對張展的吹噓不以為然,心想:如果真的好,需要這麼做推銷嗎?牛津、劍橋光報個名字出來大家就知道是個什麼檔次了。後來他在公司閑著沒事查了查這個學校,發現其實還真的不錯,至少排名是這麼告訴他的,大段大段的文字介紹夏爸爸沒那個功夫看,學校網站也隻有圖片看得明白。不過排名的數字才是最權威的,夏爸爸想。後來聽到不熟悉的國外學校的名字,他總會上網搞搞調查,這才發現原來好學校不隻那麼幾所,有名氣的也不一定比沒名氣的好。所以,當夏瑞漫告訴爸爸Woodlands收了她時,夏爸爸特別高興。他不想給女兒壓力,在報學校的時候一直說報適合自己的就行了,但總還是會加上一句,排名高的當然會更好些。

夏瑞漫被分到的宿舍樓叫Bloomsbury,因為坐落在Bloomsbury區裏。Bloomsbury是學校的十個宿舍樓裏離學校最近的,走到學校隻要5分鍾。每年申請Bloomsbury的人都遠遠超過它可以容納的學生數量,所以夏瑞漫覺得自己特別幸運,她實在不想每天都擠公車或地鐵上學,如果讓她列出最討厭的事情,坐不透風又人擠人滿是汗臭味的交通工具一定高居榜首。

像Woodlands這種在城市最繁華街區的學校能享受便利的交通和更加豐富多彩的市區生活,但在市中心的房價自然比較高,生活開支也更多,夏瑞漫有些擔心自己在國外的生活會讓父母有太大的經濟壓力。除了這一點,夏瑞漫想她還會懷念鄉村裏一眼望不到邊的綠色,頭頂最純粹透明的藍與白,夕陽落下後天邊最後的一點紅,風吹過時樹葉之間的對話和清晨小鳥在窗邊的歌唱。夏瑞漫過去的兩年是在這樣一個美麗的小鎮上度過的。在小鎮上可以做的事情並不多,可有這樣的景色作陪,夏瑞漫覺得自己也沒什麼可抱怨的了。小鎮上的居民不多,但個個和顏悅色,有些特別清閑的老人還會主動來找夏瑞漫攀談,有個老爺爺甚至熱情邀請素未謀麵的她來家裏做客。夏瑞漫不好拒絕,就找了個周末登門拜訪,這可把老人家高興壞了。因為子女都在外工作,老伴前些年又得癌症過世了,老爺爺每天都自己過著讀書看報散步吃飯睡覺的單調生活。爺爺喜歡談論家裏的事情,雖然夏瑞漫根本不知道他說的到底是誰,也假裝認真地聽著。這次拜訪過後,夏瑞漫變成了老人的常客,她每次都盡量帶點小東西,有時是一塊蛋糕,有時是一束鮮花,有時是一本好書。當夏瑞漫告訴老爺爺自己要離開時,老爺爺握著她的手說謝謝一年多的陪伴並囑咐她好好照顧自己,看她的眼神像看將要遠行的女兒那般。夏瑞漫說她一定會再回來看他的,可老爺爺知道多少次這樣的“一定”都變成了“不一定”消失在風裏。

過慣了安靜的小日子,夏瑞漫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適應每天在匆匆來往的人群中穿梭的生活,但同時她又滿心期待人生新階段的開始。在來Woodlands之前,她就給自己列了一份長長的單子,告訴自己一定不能荒廢了大學三年,在保證學業的情況下還要讓課餘生活充實起來。

夏瑞漫的房間在5樓,好在有電梯,她才不用把20多公斤重的大箱子一階一階地提上去。五曉小進入大學後向夏瑞漫抱怨的第一件事就是沒有電梯的苦惱,她住的比夏瑞漫還高一層,在廣東天氣又熱,每一次回宿舍都是一次不用交水費的淋浴,所以五曉小每次出門都會帶上全天需要的行頭,誓死一天內不爬兩次樓梯。

走出電梯,夏瑞漫順著標識誌方向找屬於自己的507號房。“504,505,506,嗯,到了!”推門進房,簡單環顧了一下四周,夏瑞漫對自己接下來一年將要生活的環境還算滿意。房間不算大,但以倫敦市中心的標準來說已經沒什麼可抱怨的了。房間從結構到裝修都和她高中的房間差不多,連地毯的用色和材質都一模一樣。全英國是隻有一個設計師嗎?她想。放在牆角的床比普通單人床再小一點,床的對麵有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桌子上有一盞台燈。另外,房間裏還有一個衣櫃和一個有三個抽屜的床頭櫃,除此之外就沒其他東西了。看著空蕩蕩的房間,夏瑞漫不禁有些惆悵,好像空櫃子永遠不會被填滿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