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叔,我沒有,可是。”
“好了!別可是了,我們沒有退路了,殺了二阿哥,皇位才能落到你頭上。你千萬別不忍心,當初,也是大玉兒跪在我麵前求我的,說什麼為了大清,我不忍心看著她受苦所以就答應他了,把福臨抱上皇位,可是後來呢,結局呢?他們母子是怎麼對我的。博果兒,你十四叔的教訓還不夠麼?”
“她和太後不一樣。”
“不一樣?她們女人眼裏都一樣,你的福晉也是皇後的堂妹,就像當年我的福晉小玉兒也是太後的妹妹一樣,一切的一切都和當年如出一轍,博果兒,你醒醒吧。”
深夜,博果兒望著漫天的星辰,自己不知道在思考什麼。如果有機會,他想回到小時候,那時候,自己走勢跟在福臨身後,一口一個皇帝哥哥,福臨也經常偷偷溜出來和自己騎馬,然後兩個人一起挨罰,可是,漸漸的,福臨的性格開始變得多疑和猜忌,慢慢的兄弟二人便不再那麼親切,而是漸漸疏遠。
博果兒也不知道,現在翊泰怎麼樣了,還有宮裏,都是什麼情況。博果兒心煩,很心煩。
福臨已經連著幾日沒上朝了,許多重臣都跪在養心殿前,請求皇上去上朝。
聞訊趕來的太後、孟古青和翊泰,見到滿朝文武都跪在養心殿前,都著實吃驚了。
“參見太後。”眾人齊請安。
“太後娘娘,求您勸勸皇上吧,皇上已經幾日沒有上朝了,以前隻聽說曆代帝王被妖女迷惑,現在皇上十倍妖僧給迷惑了。懇請太後做主,殺了妖僧,正國法,讓皇上把心思重歸政務。”
“這些事情,哀家都聽說了,可是你們也要等哀家進去問問皇帝,問清楚了,你們這門多人,還有不少抱病的老臣,別在這跪著了,快都回去吧。”
“皇上不殺妖僧,我們絕不會去!”
“對皇上不殺妖僧,我們絕不回去!”
“好了!你們鬧夠了沒有,朕在禮佛,佛門清靜,豈是你們能胡鬧的!”
此時福臨倒是出來了,隻見他旁邊跟著安道。眾大臣見到安道情緒格外的激動:“妖僧,妖僧,快殺了妖僧。”
“大膽,誰說他是妖僧,他是來保衛大清子民福泰安康的高僧,他每日帶著朕一起研習佛法,為天下蒼生祈福。這是功德無量的事情,你們怎麼要朕殺了他。”
“皇上,您已經多日不上朝,朝中奏折堆積如山,大臣們有急事上奏,讓皇上拿主意,皇上,自從攝政王去了,這些都要您親自親為啊。”
“大膽!你提他做什麼,朕罰你一年俸祿。”
“皇帝!你太胡鬧了,劉永世做錯了什麼,你就要罰他一年的俸祿。”
“皇額娘,怎麼,說他不好,你也惱羞成怒了。現在孩兒親政了,他再也不能幹涉朝政了!朕還要和安道研習佛法,你們都退下,否則,都和劉永世一樣,朕必定重重處罰!”
慈寧宮
“蘇茉兒,你去拿些銀子和劉永世一年俸祿等同的銀子,就說是哀家賞給他的。”
“是,奴婢這就去。”
“你們兩個說說,這皇上是怎麼了,不愛江山也不愛美人,倒是......”
孟古青抱著玄善不說話。
太後結果玄善:“玄善啊,你要快快長大啊,要讓你皇額娘省心,讓哀家省心的。”
“二阿哥最聽話了,以後一定是最乖巧的。”
“哀家這個兒子,哀家沒有管好,可是玄善這個孫子,哀家一定要從小親自教導,一定要好好教育他。”
福臨這麼一鬧,一些大臣,尤其是親王,開始動搖了,這樣趁機,多爾袞開始聯絡他們。當然多爾袞先不能親自出麵,等確定他們有異主的心後,才親自出馬,見到沒死的多爾袞,這些人自然驚訝不已。再聽了他的遭遇,早已經有異的心更加堅定了。多爾袞和安道裏應外合,這樣一來,便拉攏到了不少人心。
相反福臨那邊卻沒意識到危險的逼近,繼續荒廢朝政,上朝也總是無事退潮。身子也一天比一天的差。
這樣又維持了大半年,朝中早已經人心渙散。一些大臣們也樂得這樣悠閑,而一些負責人的大臣卻苦於無法說服福臨而心灰意冷,繼而被各房勢力所拉攏,一時間朝廷上風雲莫測,軍營裏卻軍心渙散。
太後卻早就看出來了,可是福臨的脾氣誰也熬不過,太後也隻有幹著急。而嬪妃們,除了皇後和貴妃,其他嬪妃兩耳不聞窗外事,孟古青和翎泰也隻關心玄善的衣食住行。紫禁城裏表麵風平浪靜,其實暗藏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