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些日子,皇上還是一意孤行,上朝也隻是走個過場,一心隻和安道研究佛法。漸漸的一些老臣頗有微詞。
多爾袞開始秘密聯係一些以前親密的老友,他們原本對福臨徹底失去信心,但是苦於沒有辦法的時候,突然得知多爾袞和播過兒都沒有死,又知道福臨設計陷害忠良的事情,無疑不震驚和激動。再加上多爾袞和其手下的三寸不爛之舌的說服,一些老臣也開始動心了,畢竟博果兒也是先帝的皇子,在當朝皇上不理朝政,隻信妖僧的情況下,這些大臣們也不得已的開始給自己謀後路,畢竟這樣下去,大清終究是要毀在福臨手裏的。
一些老臣接收多爾袞的建議,開始秘密的準備著,私下聯係著。福臨自然是沒工夫關心這些大臣的動作,但是經曆數十年風雨的太後,可是看出了貓膩。可是她怎麼也不會想到,多爾袞沒死,博果兒沒死。她頂多會以為有些大臣要有謀反之心。
一邊讓手下的奴才盯著大臣們的動作,一邊太後也在思考了,福臨不適合當皇帝,現在也無心當皇帝,這麼下去,真的不是辦法。可是又能怎麼樣呢?太後隻盼望玄善能快點長大,玄善一看就是個聰明的孩子,不像福臨從小長在仇恨中,玄善,你現在可是哀家唯一的希望了。
然而看看我們九五之尊的皇帝,他沒有感覺到公裏壓抑的氣氛,沒有聽到後宮裏那些女人每天獨自寂寞的落淚的聲音,更沒有聽見他唯一的兒子叫阿瑪和額娘的聲音,他更加不會聽見宮外刀光劍影練兵的聲音,他能聽見的,就是佛珠、木魚和經文的聲音。他喜歡這樣的自己,可以逃避現實,不用去看那些討厭的奏折,也不用管百姓的疾苦,更不用看那些老臣的臉,更不用麵對後宮那些雖然如花似玉,但是自己一點也不喜歡的女人。
福臨覺得這樣安靜真的很好,自己還是孩童的時候就不得不活在眾目睽睽之下,現在能得到這份安靜,福臨很感謝佛祖帶給他的幸福。
“瓜爾佳將軍,我覺得時機到了。”
“是的,攝政王,現在朝廷上的人我們已經拉攏的差不多了,我們的軍隊也整合實力增強,現在皇上已經封了二阿哥為太子,要是等二阿哥再長大一點,這事情就不好辦了。”
多爾袞點頭:“是時候動手了。”
多爾袞磚頭,看見博果兒一言不發,知道她擔心什麼:“博果兒,等你做了皇帝,翊泰就是皇後,後宮佳麗成群,官員的女兒都要經過選秀才能嫁人。如果你還是喜歡博爾濟吉特氏的女子,十四叔再去科爾沁給你找便是。”
“十四叔,能放孟古青和翎泰一條生路麼。”
多爾袞別過頭去:“她們是福臨的嬪妃,博果兒於心不忍是帝王的大忌,你這樣是成不了大事的。”
瓜爾佳將軍看局麵有些混亂,急忙勸道:“攝政王不要生氣,十一阿哥都明白。”
“等到時機成熟,我們就帶兵一路向京城進攻,等候在京城的各個武將都已經待命,隻等咱們一聲令下,他們會在城內接應咱們,一切我都準備好了,博果兒,你這裏不允許出現差錯。
夜晚博果兒一個人睡不著,她想到很多人,自己的妻子和那兩個妾侍,翊泰的妹妹翎泰,還有他日日想念的青兒。博果兒不想當什麼帝王,隻看福臨,當了帝王要殺人、要有許多無可奈何。可是這十四叔的仇又不能不報,現在自己倘若不走下去,回到京城被福臨發現也是死路一條,孟古青一輩子都是皇後,自己和她今生是不會再見了。
博果兒決定拚一把,他一定盡全力,保護所有她在乎的人周全!
終於等到了這一天,多爾袞指揮著訓練出來的軍隊兵分幾路,從不同的路徑到達京城,以免隊伍國語浩大,打草驚蛇。期間多爾袞再次發揮自己在朝廷上的威嚴和人脈,繼續拉攏手裏掌握兵權的將士,哪怕是地方守城的也不放過。因為越是偏遠的地區,幾次上書朝廷解決問題都因為奏折無法及時批閱而耽擱數月甚至幾年,這些將士上求訴無門,下還要給士兵們一個解釋,苦不堪言。造成人心渙散,所以多爾袞的到來,無疑是一刻救命稻草。
終於,大軍在京城外會合,此時的勢力遠比在邊關還要壯大,別忘了,京城內還有人在等著呢。如果說多爾袞在路上收來的這些人都是地方勢力,那麼,替自己打開城門的這些人,可都是掌握重兵的人,福臨,看你還怎麼囂張,你不是要禮佛麼?十四叔就送你去!
宮裏不是沒有嗅覺到這個氣氛,太後的心裏越來越不踏實,這一日,太後來到養心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