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服,佩服,’’小雁由衷地讚道,
“別跟我扯皮了,我要的是回複,’’老人將爽直的本性發揮得淋漓盡致,
“你…你,..你一個人不覺得孤單嗎?’’小雁知道拉扯了下去隻會讓人討嫌,於是,幹脆直接將話說了,
“孤單,我會孤單嗎?’’老人似是在對眾人說,又似是在對自己說,
“對,我就是在問這個問題,你一個人的,不感到孤單嗎?’’小雁以勤懇的口吻,
“我不會孤單,孩子,真的,我一點都感覺不到自己孤單’’老人微笑著說.
“可你現在真的隻有一人,毫無同伴,也沒人伴在身邊,自然也就毫無寄托’’小雁滿臉的不解,
“哈,’哈’老人由微笑變為了大笑,“你知道真正的孤單是什麼嗎?它並不是指某一個人或隻一個人,孤單是一種心境,’’老人的笑意裏有悟覺悟透後的解脫,“我現在雖隻一個人生活,可我並不感到孤單,我很充實,也很快樂,’’
“啊,…’’小雁也是有了領悟後的收獲,
“誰說我孤單呢,我的伴多著呢,山可以是我的伴,水可以是我的伴,鳥也可以是我的伴,這裏的一切一切都可以是我的伴,千山萬水,萬物千種,都與我的心靈結下了伴兒,我已經走出了孤獨,我已經是不會在午夜的夢回裏獨思,也不會在寂靜的山間田野徘徊和苦悶,’’
“你信佛,你所講的一切都似是佛理,是參悟了玄機後的一種心得,是能靈後的結果,’’小雁試探著問,
“佛是什麼?佛就是悟,佛就是因果,’’老人跟進著,認真地說.,關於了她對佛的了解和認識,
“那真是太好了,我們都信佛,佛是我們的心靈,它不僅代表著宗教,更代表著我們的這個民族對自然,對萬物的態度,’’小雁也動情地說.
“信仰是自由,我真誠地祝福著你們選擇好了自己的信仰,信佛也好,其它也好,在自己的信仰裏,在修為和領悟裏,你們會是逐漸的選脫了暴力和霸氣,從而走向無嗔的境地,不為物喜,不為物悲,坦然而對這麼一種境界,’’老人說得勤懇,
“你很關懷我們,’’小雁禁不住地問,
“因為你們年輕,’’老人仍用慈祥的聲音作答,
現場和氣氛很溶洽,再也難以從中找出磨擦與不和,在無拘無悚裏,天氣也變得相當的好,一碧藍天,陽光明媚,當然,好的還有心情,
“我原一直以為,你是一個守舊的,老套的,麻煩得不得了的嘮叨婆子,可現實裏,你不是,這倒是我估計錯了,並且錯了很遠,’’在活躍了的氣氛裏,任何人都有權發言,暢所欲言,輕鬆是一種可以讓身心放縱的坦然,小圖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說話的,他是在他們姥孫的對話間隙接過了話茬,
“在你的眼中,我現在不是嗎”老人祥和地問,“不是,絕對不是,’’小圖用肯定的語氣,“在我的觀察裏,在我們對話後,我發覺我們之間沒有任何明顯的代溝,最要緊的是,您老人家可以接納新的事物,可以容忍一些新的觀點和動向,而又不放棄好的,有用的傳統東西,可以說,你就是一部生動的,鮮活的生活大百科,’’小圖說得認真,“在現實裏,從您的無數次讚許和語辭裏,我們已經知道,你已經是跨越了這條代溝,這條幾乎可以扼殺兩代人之間交流感情的代溝已經被你用理智和思維填平,你是個了不起的智者,很了不起’’小圖由衷地讚道
“代溝,的確是難以跨越的阻障,在無數多的兩代人之間,成了一道河,在他們無法溝通中,他們的思維,理解都各抒已見,寸步不讓,進而勢成水火,’’老人也在陳說著自己的觀點
“代溝的形成是雙方都難以容忍和接納,老的一方通常都是以擺架子,現威風的形式強行的向年輕的人進輸一些他們年輕時存在並風光的東西,並要以此為主導,要年輕的一方郊防和學習,他部是認為,好的東西是可以永遠存在並流傳著的一直地流傳下去,可現實裏,是這樣的嗎,他們自己也沒有反思,或許,他們曾經的方式,也隻是一種潮流,因此,他們的作法難免會出現不合實情,不合時宜的東西,那麼年輕的一方又在想什麼呢?他們除了在創新的意識外,還有著強烈的逆反意識,總認為以前的一些東西,在沿用了一段時間之後,會過期和失效,跟不上時勢了,不再適合長久的應用,因此他們就會帶著很逆反的心理進行回擊,不讓這種東西進入,因此,矛盾由此而來,在無數的碰撞中逐漸形成,並且雙方各不相認,甚至相互攻擊,抵謗,不理不睬,嚴重的還會產生暴力,就這麼逐漸的形成代溝,’’老人在作著解釋,是關於代溝這個詞的,
理解是一種寬容,更是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