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我要進兵南非(二)(3 / 3)

圖利亞拉基地目前集結的海空兵力是8艘“大清-乙”級和16艘“大清-丙”級巡洋艦、30艘“鎮海”級巡邏艦、36艘“飛魚-甲”級高速巡邏艇、24艘“鱷”級海岸巡邏艇和24艘“蛟龍-丁”級潛艇以及60架“飛行堡壘”轟炸機、數百架“閃電”、“天鷹-乙”、“海鷹-乙”等型作戰飛機。戰時還能得到已經回駐新地島軍事基地的“新疆”號航母戰鬥群的支援。這是國防部在綜合考慮了各方麵的防禦態勢後能夠為新地島基地提供的最大規模的兵力了,但與基地擔負的浩瀚的印度洋南部方向的封鎖任務相比,這點兵力還嫌不足。眼下,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大巡邏、偵察範圍和密度,集中使用有限的兵力,以達成最佳的打擊效果。因此,在海軍作戰艦艇不足的情況下,康凡隻能盡可能的擴大航空兵力編製,將“海鷹-乙”兩棲巡邏飛機的數量從最初的18架增加至36架,並且命令全部的144架“天鷹-乙”戰機也承擔起偵察、巡邏任務,最後將“閃電”戰鬥機和笨重的“巨鳥-甲”大型兩棲飛機也派出去執行偵察任務。4月15日,康凡期盼已久的18架“海上飛行堡壘”大型4發動機遠程海上巡邏/轟炸機飛抵圖利亞拉基地,讓康凡好一陣子的興奮!

“海上飛行堡壘”是在“飛行堡壘”轟炸機的基礎上改裝的專用陸基海上巡邏/轟炸機,增裝了大型海上搜索雷達、紅外線搜索裝置和大型探照燈,機腹彈艙內可攜帶航空炸彈和深水炸彈、機翼下可掛載魚雷和火箭彈,用於攻擊海上目標。由於主要在低空執行任務,因此沒有采用“飛行堡壘”轟炸機的增壓密封座艙和遙控炮塔,但增裝了裝甲板以增強防護力,機頭、機背和機尾共安裝有3座有人操作的電動旋轉炮塔,在後機身兩側設置了與“海鷹-乙”兩棲巡邏飛機一樣的大型氣泡型透明防彈玻璃觀察/射擊艙,使觀察/射擊員增加到5人,127毫米大口徑機槍增加到8挺,自衛和攻擊火力得以加強。該型飛機無論是速度、續航力、機動性、火力還是機載設備性能都超越“海鷹-乙”兩棲巡邏機甚多,更是在綜合飛行性能上大大優於“巨鳥-甲”大型兩棲飛機。由於機載設備齊全、完善也更為複雜,機組成員由正駕駛員、副駕駛員、無線電通信/導航員、雷達操作員、投彈員和5名觀察/射擊員組成,總共10人。並且為減輕機組成員因為執行長時間精力高度集中的低空作戰任務而導致的疲勞,機上專門設置了更為舒適的機組成員休息艙和廚房、廁所等生活設施,使機組成員能夠至始至終保持充沛的體力。這型綜合性能極為完善和強大的大型4發動機遠程海上巡邏/轟炸機的服役,使國防軍海軍航空兵的海空偵察、巡邏、打擊範圍擴展至以圖利亞拉基地為中心、半徑接近2千海裏的廣大海空,而且該機憑借3百節的最大速度能夠更迅捷的完成各類戰術動作,顯著提升了海空控製力。但由於“海上飛行堡壘”極為昂貴,隻能做為高端武器係統少量裝備,部分彌補“海鷹-乙”兩棲巡邏機的戰力弱項,仍然無法撼動裝備數量眾多、價格便宜、性能成熟的“海鷹-乙”兩棲巡邏機在海航部隊中的主力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