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我要進兵南非(三)(1 / 3)

5月5日淩晨2時,國防軍的一架“哨兵”陸基大型遠程警戒機在英屬南非聯邦西北海域發現一支規模龐大的艦隊。緊接著,其他巡邏飛機也陸續發現多支艦隊。天亮後,通過對情報的彙總分析,確定上述幾支艦隊都屬於歐洲聯軍,兵力十分可怕,光是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就有19艘之多,重巡洋艦、輕巡洋艦、驅逐艦、潛艇等2百多艘!毫無疑問,聯軍對國防軍傾力一擊的海上進攻開始了!

國防軍迅速行動,在馬達加斯加島、南平島外圍50至500海裏海域內共布置了3道防線。第一道防線由“蛟龍-丁”級潛艇構成,對聯軍艦隊實施第一波海空打擊;第二道防線由“大清-丙”級巡洋艦和“鎮海”級巡邏艦構成,對聯軍艦隊實施第二波打擊;第三道防線由“飛魚-甲”級高速巡邏艇連同所有的“閃電”、“天鷹-乙”、“海鷹-乙”等型戰機以及岸防炮兵等實施最後的防禦作戰。而最先投入的兵力將是遠程的“海上飛行堡壘”和“海鷹-乙”巡邏機,“海鷹-乙”通用勤務機和沒有武裝的“巨鳥-甲”兩棲飛機則執行搜索、救援任務。“新疆”號航空母艦戰鬥群再次編入“北寧”特混艦隊,作為機動打擊兵力在馬達加斯加島與南平島、南安島一線的南印度洋上巡弋。“山東”號航空母艦戰鬥群從太平洋方向被緊急調到印度洋,進駐西華島基地,接替“北寧”特混艦隊原北印度洋防務,並做為又一支機動打擊兵力隨時增援南印度洋。

由於“哨兵”、“海上飛行堡壘”和“海鷹-乙”等型飛機一直對敵實施著嚴密的監視,國防軍對聯軍各支艦隊的動向一清二楚。而聯軍艦隊派出的小股偵察兵力基本上都被國防軍的海上巡邏機和潛艇消滅和阻滯,因此其卻對國防軍的部署知之甚少。因此,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海上伏擊戰。而在暗夜的掩護下,國防軍的戰機和戰艦就可利用自身裝備的性能先進的雷達、聲納、紅外線夜視裝置等對聯軍目標實施精確的定位和攻擊,聯軍卻隻能被動挨打,電子設備巨大的技術優勢將成為這場海上伏擊戰中國防軍取勝的關鍵因素。

英屬南非聯邦的開普敦和西蒙斯敦港被摧毀後,聯軍遠征艦隊失去了兩個重要的前進基地,從歐洲本土一路遠航而來至南大西洋,隻能在得不到休整的疲憊狀態下投入作戰。加上一進入南緯30度線就開始遭受國防軍潛艇的不斷襲擾,更是不得休息,各支艦隊始終處於緊張狀態下,士氣肯定要遭受重創。雖然此次投入作戰的聯軍數量眾多的驅逐艦裝備了新近研製成功的聲納、深水炸彈等新式反潛武器,就其性能來分析,肯定已經能夠對國防軍裝備的那些早期的“蛟龍”係列潛艇構成威脅,但“蛟龍-丁”級潛艇是“蛟龍”係列裏性能最好的一型,目前已是國防軍海軍潛艇部隊的主力遠洋作戰潛艇,其在訓練有素的國防軍海軍潛艇部隊官兵的操控下仍能對聯軍艦艇實施有效打擊,盡管自身肯定也會遭致一定損失。

這些擔任護衛任務的上百艘聯軍驅逐艦“成功地”護送他們的主力作戰艦隻進入了國防軍海上防線的打擊範圍,於是,慘烈的開普敦海空戰的戰幕拉開了!

5月11日午夜時分,國防軍的“海上飛行堡壘”和“海鷹-乙”巡邏機使用“鐵拳”製導炸彈對聯軍艦隊實施了首次空中打擊,取得了不錯的戰果:一舉重創聯軍一艘排水量3萬多噸的戰列艦、擊沉數艘排水量較小的艦艇。此後,這種空中打擊便連續不斷的進行著,致使聯軍艦隊還未進入印度洋就損失了不少兵力,尤其是被相繼擊沉了3艘大型補給艦,致使其上裝載的大量寶貴的燃油、淡水、物資、彈藥、零配件等等沉入海底,更使士氣受挫,戰鬥意誌肯定發生了動搖。

“海上飛行堡壘”和“海鷹-乙”巡邏機的空中攻擊行動都選擇在夜間實施,在機載雷達的引導下飛臨敵艦上空,在1千米以上的高度從容投下8百公斤重的“鐵拳”製導炸彈,然後由機上的投彈手依靠紅外線夜視裝置對滑翔下落的“鐵拳”實施無線電指令製導,操縱“鐵拳”靈巧的機動,直至精確命中敵艦。在這種情況下,敵艦由於沒有雷達、紅外線夜視裝置等電子設備,隻能依靠目視搜索,操縱高射炮、高射機槍對空射擊,但在能見度極差的夜間,這種反擊毫無效果,實際上純粹是在挨打而已。然而,這隻是序幕,國防軍更猛烈的反擊還沒有開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