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我就是要殺鬼(1 / 2)

黑龍江地區的義和團運動在6月份發展到最高潮,但由於壽山、惠豐等堅決執行康凡的建議:在義和團民不影響各地民眾日常生活秩序、不對民眾生命財產構成威脅的條件下,自行組織的和平活動方式,官府采取安撫、疏導的和緩政策予以遣散。如若發生違規事件,堅決鎮壓。因此,黑龍江省的義和團運動至始至終都在可控範圍內。後來,京津地區的義和團運動被迅速鎮壓後,這裏的義和團運動也就很快的煙消雲散了。所以,俄國借由義和團作亂生事,大規模派兵進駐黑龍江地區的計劃就成了泡影,為了發泄不滿,隨即開始對居住在黑龍江對岸幾個俄國城市的大清僑民施加迫害。但出於忌憚居住在大清帝國的本國僑民也會遭致大清軍民的報複,所以沒有明目張膽地作惡,而是指使一些地痞流氓、化裝成平民的軍警等來達到政府的這一卑鄙圖謀。所幸受黑龍江地區這幾年的良好發展勢頭所吸引,大多數居住在俄國管轄地域的大清僑民紛紛返回僅有一江之隔的璦琿轄區定居,在對岸俄國轄區居住的大清僑民已是少數。但即使是少數,也是大清僑民,康凡是不會坐視不管的。

璦琿轄區一直以來就是廣袤的黑龍江邊境地區內最主要的經濟中心和人口集中地,發展規劃展開後,逐漸吸引來了方圓數百甚至上千公裏範圍內的居民和內地的知識份子、商人、技師、手工業者、農民和工人等等,也將原本在俄國遠東地區最大的城市海蘭泡城定居的大清僑民中的大部分吸引到了璦琿城來定居。

海蘭泡原名孟家屯,1858年,俄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的《中俄條約》,把黑龍江以北包括海蘭泡在內的大片大清帝國領土劃入俄國版圖,並將海蘭泡定為俄國阿穆爾省首府。到19世紀末期,該城人口發展到近4萬人,其中大半為大清僑民,主要從事商業、手工業、農業和勞工等職業,經營大中商號的有5百多家。對於這些生活在俄人淫威下的大清僑民們而言,能夠回到發展空間更好的自己國家的璦琿轄區定居是最好不過的事了。所以,短短數月時間,大批僑民過江而去,剩下的那些愚笨的俄人根本無法支撐本地趨於崩潰的經濟,所謂的俄國阿穆爾省首府的經濟也就名存實亡了。

就象康凡期望的那樣,璦琿轄區的農業建設發展得出奇的好,在璦琿、嫩江、遜克三地建立的各個官辦農場目前已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拖拉機、水電設備、農用飛機、新式農用機械等發揮出了巨大作用,革命性的改變了這裏的農業麵貌。同時,璦琿城的基礎設施和工業建設也已初具規模,部分基礎設施和工業企業已經開始運作。而連接山西和黑龍江的公路——太璦線(太原至璦琿)也在實現通車後立即開始了用水泥硬化路麵和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有了這樣好的開端,將璦琿轄區建設為一個以農業為主,工商業為輔的新基地的規劃就可以逐步實現。而在這個規劃完成後,就具備了將這裏建成一個抗俄橋頭堡的基礎條件,以此為依托,逐步實現保衛整個東北地區的戰略意圖。

7月初,康凡接到安全局的情報後,帶領警衛營乘坐汽車趕到璦琿,與已經先期抵達璦琿的安全局的特戰部隊彙合,準備展開營救大清僑民的行動。

這支特戰部隊是康凡授意安全局組建的,成員都是從兩地的常備軍、內衛部隊和巡捕隊伍中通過自願報名層層選拔出來的。康凡本就是特戰隊員出身,由他親自編寫的錄取標準和訓練教程等相當專業,因此,通過初選的將近一萬名報名者中,在安全局總部的訓練基地經過為期3個月的優勝劣汰後,最後達到全部科目合格的人數僅剩一千人左右,而剩下的這些官兵就最終成為了現在的這支特戰部隊,堪稱精銳中的精銳!

特戰部隊的指揮官李晉卿隊長原先是藍妖隊隊員,後被康凡選入情報班,又隨著情報班的擴建而進入安全局工作,跟隨康凡參加了寧武和雲中山剿匪、赴英劫款、京城護衛、“重錘”對日作戰等行動,文武雙全、精明強幹,個人能力極其出色。

“校長大人親自來此,想必又是手癢癢了。”李隊長笑道。

康凡也笑了,“李隊長在,校長焉能不在?”

惠豐走過來,亦是全副武裝,“康弟,邊防部隊的快艇已經準備就緒。”

康凡點點頭,“那好。惠豐兄就負責接送解救出來的僑民,務必保證安全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