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麼敢拋棄他啊?人家高高在上,從來都不是我的,何談拋棄呢!我回去相親那能是好事嗎?我都快糾結死了,”宋芷君極有自知之明。
“會不會說話呢,死字成你的口頭禪了,再這樣講話我是不想聽了。”嚴瑞因是孤兒,反而從小便更羨慕那些書香世家的子弟,不經意間已經按著最符合禮儀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盡管沒有養成像四大才子中的文征明那樣張口閉口就是“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的那種地步,習慣的學究氣卻改不掉了。
宋芷君故意搖頭晃腦,“額額額,就是沒什麼實際內涵的副詞而已啦。我不說不說行了吧,我祝你總有一天找到一個媳婦。她得是這樣的不拘小節:出口成髒。”
“什麼出口成章?我的媳婦不需要你來操心,你管好你的現下。”又抿了一口茶。
“就是你才老害我跑題啊,我要說的是我想嫁人啊,但得嫁給一個隻愛我的人,”突然又想到在現代一個一夫一妻製的社會,小三的問題都不可避免的存在,在這個一夫多妻的地方有如何要求?退而求其次道,“至少跟我在一起的時候是隻愛我一個的,如若他不愛我了,我就不會想在和他在一起了。他必須明明白白告訴我他有了新情況,然後我如果有了孩子就帶著孩子離開,沒孩子就更可以瀟灑離開了。而我現在太小了點,我不能馬上就嫁了啊。”
“師妹,你要的是唯一?你該知道在大師兄身上是不可能實現的,他是有實力的人,但是其背後的家族是不會允許他再繼續躲避消沉。江家從來都是大家族製度,每一房也不是光娶一個女子進門,娶的女子家族都是能在各行各業對江家有所幫助的。這些女子的娘家實力不一定享有盛名,但是一定是真正的低調的硬實力。而我能知道這些還得感謝師兄對我的信任讓我在他需要的時候去幫他打打下手。”那個頑固的江老爺子更是對大師兄寄予厚望,多子多孫的模式才符合老爺子的期待。
宋芷君領悟,“二師兄,所以你現在也就是在暗示著我,你心中的大師兄是該得到萬人敬仰的神明一般的存在。正相反,我能力有限,對自己的姿色、智力、家世等等各方麵是該有自知之明的。鬥膽敢肖想他是不自量力,如果想要跟著他,就是要有與人共享他的準備;不能接受,那就從現在果斷放棄。是這樣的吧?”
“師妹你的領悟能力見長,也聰慧明智了許多。此事若是放在從前,你必當認為我看不起你,歧視了你。可是現在的你卻能心平氣和地來跟我分析,好似還有些認同我的意思呢!師妹,你現在就顯得可愛明理多了。”
“師兄,你真有品位。你懂得,就是很有眼光哦。作為人這種高級的生物,那當然得對自己高要求一點。通過每天進步一點點,每天都有新收獲,不斷地提升自己,那才有意義嘛。而作為一個對自己未來有期待的女人來說,一步一步爬台階,成為更好的宋芷君就是我的目標。”宋芷君笑言道。
說來好笑也是幸運的一種吧,宋芷君跟著那個做生意的父親輾轉過幾個城市、學校,鍛煉出來的適應能力越來越好。從一開始的拘謹害羞到後來的隨意自在,從一開始的抱怨、排斥到後來的冷漠淡然。至少是有一些東西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她,說不清楚是好是壞,宋芷君隻是會有些傷心,因為轉校頻繁而自己很難有很要好的朋友。唯一的好友是老家那個鄰居家的孩子林小靜,不過一畢業就結婚了,又馬上有了小孩,重心轉移後,宋芷君就與她接觸的少了。
“師妹你竟有如此高的覺悟,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這便是我一直在尋找的目標,人,要努力追求成為更好的自己。對吧,師妹!不可以隨便找現實的條件不足與困難來當借口當借口,我們便是他人,便是後人的榜樣。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隻有我們做的好了,我們的後來人才能在我們所創立的基礎上做出更多有利於子孫的事情來。說的好,真是好啊。”嚴瑞大方給予誇讚。
“師兄,我覺得你的話也說的很好、很有道理。但是,其實我隻是站在個人的小角度上、、、、、、”宋芷君有一陣子狂看勵誌書,聽著嚴瑞這一番勵誌意味頗濃的發言有些無奈,趕緊表情平淡下來。
“師妹你太謙虛了,個人嚴格要求自己做的好了,大家才會好啊。是吧,那樣的話我們大昭王朝也就不再懼鄰國威脅,國力昌盛,大昭的人民更能安居樂業。”那麼,長久以來自己心裏心心念念的那個計劃是也該排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