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既然於誌國也說到了,他就不能不加重視與防備,畢竟縣委副書記的位置太有誘惑力,誰都想囊括手中,雲山縣大有人在,市直機關、各縣區符合條件的幹部也都大有人在。
好在市委已經做出決定,雲山縣縣委副書記人選就從雲山縣市委常委中選,這讓他無形中減少了不少的競爭對手。
否則的話,市裏機關幹部下派,兄弟縣區之間領導幹部交流,或者其他一些不可預知的因素,都是不確定的因素,而且都是不可忽視的競爭對手。
但不管怎麼說,大戰在即,最忌諱的就是麻痹大意。
很多時候,失敗的最直接原因隻有一個——輕敵,因此,他放下杯子,鄭重其事地問道:“誌國,按你的意思,我接下來該怎麼做?”
於誌國沉思了一下,道:“我個人認為,接下來你最需要做的就是想辦法引起市委郭書記的注意,隻要郭書記欣賞你,你接替王步凡做縣委副書記的事就是板上釘釘,鐵定的事情了。”
“來雲山之前,我一直在市政府工作,從來沒和郭書記接觸過。”曹玉華向於誌國透了實底。
“你和郭書記是沒有接觸過,但你可以做另外一個人的工作。”於誌國沉吟一下,道。
“誰?”曹玉華迫不及待地問道。
“李紹光。”
李紹光是市委辦公室副秘書長,而且是市委書記郭懷中專程從易林市帶過來的心腹手下。
官場上的任何故事,都富有傳奇性的色彩,李紹光能夠成為郭懷中的心腹,繼而從易林市帶到富陽市出任市委副秘書長,也是非常富有傳奇色彩的。
李紹光在認識郭懷中之前,隻是易林市市委機關報《前沿陣地》的副主編。
作為記者,而且是市委機關報《前沿陣地》的副主編,在競爭激烈的新聞行業,要想揚名立萬闖出一番天地,沒兩把刷子是不行的,所以,工作之餘,李紹光把別人打牌逛舞廳洗桑拿的時間都用在了讀書看報上,天文地理、政治曆史、三教九流、陰陽八卦,沒有他不看的,課本上的東西他看,課本上沒有的東西他也看,而且邊看邊反思。
長期的讀書思考,讓李紹光的寫作才能得到了極大提高,潛力充分彰顯出來。他的消息、通訊、散文、雜文全麵開花,在報紙、雜誌上連篇累牘地登載了出來,而且題材新穎,文筆老辣,分析問題深刻到位,見解非常獨特,擁有眾多的讀者群,一時間成了易林市的名記者,著名主編,知名作家。
也就是在這一年,易林市的政壇也發生了變化。
這一年全省範圍內交流了一批地市級幹部,其中就有現任富陽市市委書記,時任易林市市長的郭懷中。
在那次地市級級幹部交流中,易林市的前任市長被交流到西山省西部一個市出任市委書記,郭懷中從西部某市調到易林市出任市長。
郭懷中在下派到地方之前,曾經在北京某社科院任職多年,對理論研究情有獨鍾,特別關注事關重大國計民生的應用性理論問題。
所以,他到易林市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視察社科院、新聞單位、高等院校等理論文化部門,並特別重視李紹光主編的市委機機關報《前沿陣地》,出任易林市市長時間不長就親自視察了作為黨的喉舌的《前沿陣地》,而且在視察的時候指出,市政府機關在最短的時間內開展一次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利用一至兩周的時間,在不影響正常工作的基礎上,所有政府工作人員都要深刻剖析自己存在的問題,思考易林市和沿海發達地區的差距,找準症結,痛下決心,徹底改變機關的衙門作風,做好服務,改變易林市的投資環境,迅速彌補和發達地區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