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鏡花水月(1 / 3)

傾宮,北冥國的皇宮,坐落在千雪城內。

傾宮這個名字並非來自於北冥初代皇帝筆下,而是來自於四代皇帝年間的一個書生。他曾描述傾宮為:

“遠望似劍衝九天,近觀似妄語即傾。”

不錯,傾宮實在是太高了,讓初次觀望它的人覺得它似乎隨時會倒塌一樣。沒人能說清它的結構,隻知道初代皇帝不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還是一位天姿過人的設計者——或許他設計建築的本事比治國更加高明。他這巧奪天工的設計,千百年後依舊無人可以超越。

千雪城內,百姓安居樂業,繁榮富足,充滿著情趣和生機。北冥國現任皇帝唐步書重文輕武,他在任期間,國土雖然沒有擴張,也沒有縮小。他主張的無為而治,在百姓中聲望很高,因為他執政期間,稅收較少。在朝廷裏,百官也習慣了他鬆散的管理方針,就這麼不緊不慢地生活下去,竟也和平了四十年。

縱然史書可能會將這位碌碌無為的皇帝一筆帶過,但不得不承認,他的方針,正是盛世民心所向。

“你們初代皇帝挺厲害的。”我評價道,“如果他不是一位皇帝,說不定還能作為一位工匠而名留青史。”

傾宮宮前的臘梅花開了又謝,昶逸鳥也不知道遷徙了幾次,歲月飛逝,流雲悠悠,轉眼就過去了六年。

唐曉那天真而懦弱的個性依然如故,隻是眉目長開了不少,不知何時黑發也能綰成一個鬆鬆垮垮的髻了,再過一年,他便成人了,也就是中原所說的“束發之年”。他如今身體修長,稍稍帶著一些還未褪去的嬰兒肥,臉蛋粉粉嫩嫩,好欺負得很。

唯一還跟六年前我剛見到他時一樣的,恐怕就是他那雙靈氣十足的眼睛了。幹淨,漂亮,稍稍狹長了一些,但依然透過那雙眼睛看到他那純潔的內心,他的感情全都清楚的顯現在他那雙不會撒謊的眼睛裏。

“如果我不是四皇子,說不定我能成為一個出色的旅行家呢。”唐曉接口道。

“還旅行家!要不是你生在皇家,現在早就喂豬種地收雞蛋去了,還旅遊個屁啊!”我說,“你看你,文不能文,武不能武,就算這些我懶得說了,你居然還逃課!”

他語塞了,可憐巴巴地抬起頭望著天上的昶逸鳥,裝作看不見別在腰間的我。不錯,在北冥國的習俗中,十四歲還是個孩子,需要繼續習文練武,而他經常趁著先生不注意就溜走了。不過隨著他年齡的增長,身邊的規矩也越來越多了,那次出宮,是他最後一次偷偷跑出傾宮。

“笨鳥並不丟人,丟人得是這隻笨鳥還賴在窩裏死都不出去。”我痛心疾首地說。

“但我現在可是上有老上有老上有老上有老啊!我就算再怎麼學習也跟沒學差不多啊。”他嚷嚷著,隨即板著手指數著,“父皇才五十歲,怎麼說還可以再治理十幾年。大皇兄雖然常年駐守邊疆,但他畢竟是長子,而且還是個統兵奇才。二皇兄咱先不提,哥哥從兩歲就被認為是神童,從小到大都是那個詞叫什麼,才高八鬥,而且還是嫡子。我不學,是個閑散王爺,我學了,最多是個有才的閑散王爺……所以說我學不學不都一樣嘛!”

“借口!你就是懶。”我恨鐵不成鋼地說,“曉曉啊,防人之心不可無,你怎麼就這麼蠢呢。”

皇宮是個吃人的地方,唐曉全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當今聖上有四個皇子。大皇子唐斌統北冥三分之一的軍隊,駐守邊疆,一直跟越國廝殺著,雖是長子,卻非嫡出,而且在這重文輕武的環境下,支持大皇子的人隻占到百官的一小部分。二皇子唐清泫體弱多病,而且身世比較低賤,乃是一個宮女所出,平時也不受重視,聖上仁慈,已經準備給他一塊封地讓他自生自滅了。三皇子唐染則才華橫溢,還未到束發之年,便已經出類拔萃。他在區區九歲時提出的治理雪災之法,震驚了整個朝堂,他也因此以聰慧而聞名天下。百姓的愛戴,百官的尊敬,再加上又是皇後嫡出,成為下任儲君,仿佛已經是鐵板釘釘的事情。

而四皇子唐曉,卻是默默無聞,許多人甚至不知道他叫什麼,隻知道北冥國似乎有四皇子這麼個人。跟他孿生哥哥唐染不同,唐曉從小就是怯懦膽小,而且太過於天真無辜,以至於皇宮的紅塵,竟然沒有沾染上他一分一毫。旁人也當他是異類,雖然一直有皇後和唐染的保護,但卻沒有一個知心的朋友。

四皇子雖然平庸,但畢竟是嫡出,再加上他有一個同父同母、說不定會成為下一任儲君的皇帝哥哥,也不至於像他二皇兄那樣不受人待見。

唐曉吃飽了之後,總想幹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