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次日清晨起來,就催姑娘到皮衙去。他隨後便往自家房裏,取了蒲團數珠,吃了一肚肉飯。來到東山街口,皮衙門樓之下。鋪開蒲團,閉目趺坐。那皮衙自太太好佛,一門都以佛為念。管家們來對六和道:“老爺貴庵在於何處?敢要化些齋糧麼?我們裏邊太太極肯布施,待我們去稟過她,拿些素齋供養你何如?”六和不慌不忙,自自在在說道:“承列位好意。我貧僧原是本土人氏,自幼往南海出家,今奉大士之命,特來普度眾生,不吃火食已七年矣。但借此略坐數日,若無緣,又往他方去了。不敢驚動列位菩薩齋飯,止求清水一碗足矣。”
眾人齊念佛道:“那有凡人不食五穀之理,這分明是活佛了。”隨即傳稟太太,太太道:“若果如此,是個聖僧了。”肖花嘴在側道:“太太,我一向聽得有個南海來的聖僧,不食酒火食,等閑不與人見麵,是有大緣法才肯到此,不可當麵錯過,我與太太也該去拜他一拜。”太太道:“叫門上可請他到廳上來坐著,看他果然不食酒火,隻吃清水,這就是活佛了。那時我隻得扶病也同你出去拜他兩拜。”家人奉命請進六和廳上打坐。
眾人私覷,隻吃清水一碗,並無半米打牙。哄動滿街男女,都道活佛出世。太太遂同肖花嘴,叫丫鬟扶了出來,拜見六和道:“佛爺駕臨寒舍,非是無為而來。老身恨拜得遲,倘肯指示迷途,敢不傾心信服。”六和合掌答禮道:“貧僧由南海而來,夜得觀音大士之命,道太太為孽龍二條纏擾,皆為此珠作祟而病。若肯施此珠與大士作一佛頂,則孽龍不敢侵犯,老太太之恙可潛消矣。”
皮太太合掌叩頭道:“老身也夢二龍蟠擾,虧殺一年老媽媽救得。這是我自家知道的心事,如何佛爺爺所說一毫不差。”叫丫鬟忙檢箱中,尋一枝龍爪珠簪出來,雙膝跪下,擎得高高的,奉與六和。六和接了合掌道:“多謝老太大布施了。”皮太太又上前合掌道:“老身後日不知如何結果?還有多少壽?再乞詳示。”六和道:“太太春秋還有三十餘載。結果不消說得。二十年後,貧僧還來一會。”隻見街坊男女,堆山積海,挨擠不開,都來要拜活佛,把大門都擠落了,擁將進來,羅拜滿地。
六和道:“我出家人,以隱跡埋名為上,今無奈領大士之命,動了這許多男女,卻怎麼處?”分付門上傳與眾人,俱於明日清晨接見。待人散後,六和一溜煙拿了珠子走了。你道這六和為何餓得這兩日起,他原來與遊方和尚相處,得他一串佛珠,乃是骨胎合成,一日一丸,清水送下,不唯不饑,精神更健。有這著出人手段,所以動得人來,就是皮太太也不怕她不送出來。詩曰:
服牛是有服牛法,牽動鼻繩敢停腳。
不信就是皮奶奶,奩底珍珠忙檢發。
卻說肖花嘴回來,六和忙以珠付她。肖花嘴就到對門常家道:“羅娘,我有兩件東西,你看看,可要他麼?”羅氏道:“甚東西?拿來我看。”肖花嘴解開一包珠子,也有三四厘的,也有一分多的,卻都老而不嫩。羅氏道:“肖媽媽,這樣珠子我也有幾顆,若有細白皮緊,重二三分的,我倒要一二顆,隻是換不起。”肖花嘴道:“說那裏話。物有偶湊,事有偶然。有一隻現現成成,龍爪珠簪一枝,想是物歸其主,我拿出來與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