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好秀才 (4)(2 / 3)

天眼既開人眼見,兒童拍手笑嗬嗬。

明朝科甲極重,凡登科者,令邑生光,官府為之敬禮。亞悌與子侄入拜縣官,縣官大加賞麵。亞悌即向縣官求情,稟曰 :“ 治下個處,自己之賤兄弟一時暴氣,鬥毆傷人,原情定罪,律不能寬。但骨肉相關,安能坐視,求老父台處大開法網,賜以仁慈,不迫既往之非,許以自新之路,某等不勝惶恐,無限沾恩 。”官曰:“此亦易事,放他何難?但兄弟歸家,須宜約束, 不可依然放肆,再犯前非 。”亞悌歸家,複往馮親家處求情, 自認不該,望為勿怪,又贈金銀藥物,作補醫理之資。大立心 雖不甘,而見其貴勢炎炎,難與相抗,況又求情盡禮,事許從寬,而亞成等一班腳色,俱放歸來矣。

亞悌一見亞成,即走上前叩頭見禮,亞成大聲曰 :“細佬, 恭喜咯!皇天有眼咯,唔虧負你咯!你一生好相與,肯受虧,念骨肉之情,盡中和之道,唔怪得天庇你。自己中舉,仔又做舉人,連到個侄去你處住,教佢讀書,都中了副榜,你個點善氣了得咁大麼!(大讚一番,議出亞悌好處)亞孝一世有人水,有情份,至薄幸做了,至反骨做齊,個的罪孽,積埋累到兩個仔、兩個新婦如此死法,連累到我一班兄弟、子侄,重受官刑。(大罵一番,議出亞孝醜處)你話為善好呢,作惡好呢?

打亦打得多,鬧亦鬧得多,惱亦惱得多,苦亦苦得多,究竟想來,都由自取,(連自己都罵)以至人財兩失,雞犬不寧,為鄉裏所憎,為親朋所笑。反不如細佬,隨隨便便,安靜無事,重快活過神仙,唔知幾得意也。(你都知道麼)細佬,你勿去三泊住咯,快的搬家眷歸來,兄弟叔侄有時坐埋,講下道理,免至淨曉得一身蠻氣,被他人笑作馬牛也 。” 兄弟閑居聚一群,不談惡氣講斯文。

而今願曉人間事,禍福因由點樣分。

亞悌曰 :“大哥,我歸來亦易,但恐兄弟唔聽我勸,終何用呀? ”亞成曰:“細佬歸來,各人以你為主,你話打便打,你話唔打就唔打,務宜要依你。誰一個敢不遵從呢,我斷唔肯佢,你若不信,各人要在當天盟誓,以表真誠 。”亞悌曰:“如果兄 弟同心,家門之福咯!”亞悌由是帶家眷回來。

燕飲幾日,亞成叫齊一家男婦,齋戒沐浴,焚香告天:從今以後,願改前非,所有嫌疑,冰消瓦解,家內一團和氣,彼此相安;好事多為,以求福蔭。稟完之後,紛紛叩頭,回坐大廳,分開男婦,各行尊卑拜跪之禮,喜色融融。晚晚在廳堂,男婦齊集,聽亞悌講家庭世事及古來忠孝賢良,抵掌而談,生氣勃勃。講到悲歡離合之處,令各聽者眼淚都來,方知天地鬼神,其禍福消怠之機,原來如此。又聽到古今來有咁多好人物,想起從前大小,原是不感人也。講了半月,男婦之心變了八九,其惡氣消了八九,於是出見外人自覺羞顏矣,不覺低頭矣,久之而生和氣矣,又久之而有喜色矣,幼知敬長,而父知教子矣。

有的稱亞悌做家先生,而且作生菩薩矣。及後,亞悌之長子繼善出仕做官,而幼子繼福,又中鄉科一榜,一門之內,幾代功名,天之愛善人,厚待如此。

亞悌共七兄弟,手足如此其多,而心腹並無一個。

假使眾兄弟盡如亞悌之意,其家興發不知如何。假使亦如眾兄弟所為,人物死亡,不知何底。想當日曾恭禹而生七子,自稱好命,人亦讚其好命焉。隻知讚好命,未有讚其好仔也。其仔不好,命亦不好矣,且多仔不如少仔矣,有仔不如無仔矣。何也?一者費心血、破錢財,二者添煩惱、惹羞辱也。何幸生得個亞悌,係秀才而做蕪苗蔥、做香頭也。假使亞悌自恃秀才,練成狀棍,串弄衙門,而亞孝之身家破矣,亞仁、亞義個的惡氣,如虎生翼矣。亞孝之女死,馮大立之女死,兩個親家告發起來,有一場官府仔鬧下矣。兄弟之蠻惡,加以紳衿之把持,生出無限風波,害人害己,而曾恭禹之祖德宗功,孫枝奕柴,一掃光矣。

誰不知亞悌之做秀才,學聖賢之秀才也,講情理之秀才也,積福澤之秀才也。以倫理為真,以心田為主,任兄弟之鴉爭鵲噪,自己鶴立雞群,亞婆心,赤子性,含情不怨,菩薩低眉,行委曲以圖全,真秀才中之表率者也。究之興者自興,敗者自敗,天亦難容惡業,惟佑善人。到底兄弟都以亞悌為好人, 想去想來,,總以 學他為好。假使亞孝早知錯過,前一年之上,悔罪心誠,又何至家散人亡,一番招累?大抵肚中濕熱,積結多時,非真大瀉一場,未肯從新謹慎。亦如行好要待事穿,做賊要待被捉,然後手忙腳亂,膽碎魂驚,方識前非,回頭怨錯,亦已遲矣。故君子舉動,未見禍而預早修心,小人昏迷,禍臨頭而方知怨氣。一個先一著,一個遲一步也。